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兵器中的百兵之王是什么?花刀對槍哪個更厲害?

2017-01-03 19:18:0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老夫應(yīng)該算是練的比較全面的一個,最長的是紅纓槍,最短的是護(hù)身鉞,還有短棍、花刀、雙節(jié)棍、匕首,應(yīng)該算是對冷兵器有一些了解的。 老夫

老夫應(yīng)該算是練的比較全面的一個,最長的是紅纓槍,最短的是護(hù)身鉞,還有短棍、花刀、雙節(jié)棍、匕首,應(yīng)該算是對冷兵器有一些了解的。

老夫的體會的是,紅纓槍絕對是百兵之王,一寸長一寸強的古話不是蓋的,長槍對刀的對練大家可能有人看過,拋開花架子,紅纓槍的攔拿扎三招是吃遍天,任你千條計,我只一路去,來開距離反復(fù)的攔拿扎,短兵器近身不得,耗下去肯定是短的吃虧。所以從長度上說,加了刺刀的三八大蓋在格斗中天然就比大刀有優(yōu)勢。

不過長兵器也是非常難練的,對臂力要求很高,紅纓槍還能借著白蠟桿的槍身用腰借一下力,上了刺刀的八一杠老夫也沒少玩,不行,腰用不上勁,紅纓槍講究個槍不離腰,你端著步槍試試槍不離腰?根本沒法擺這個姿勢,而且拼刺刀的時候可不是像電視里演的那樣玩命一槍扎下去,是不是就這么一家伙,雙方都很冷靜,不斷用刺刀試探對方,除非對方膽怯有逃跑的意思,否則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拼命刺一下,對方挪開一點一磕一刺就要你的命了。

花刀對槍,自然也有刀的玩法,講個有意思的事情,老夫練刀的時候,正兒八經(jīng)的問過師兄花刀怎么破槍,師兄扔給我一把槍,讓我刺過來。老夫慢慢捅過去,師兄用嘎吱窩夾住,然后兩步?jīng)_到我跟前,背后露出一大截子槍身,然后用刀抹了一下老夫的脖子,面無表情地說:“就是這么同歸于盡,知道么……”

師兄的意思老夫明白,同等條件下,花刀是拼不過紅纓槍的,只能是玩了命的近身,同歸于盡就算是打贏,保險的做法是地滾刀加護(hù)身盾,左胳膊上架個小盾沖擊的時候擋一下然后快速前滾翻滾到對方腳下再掄刀,用槍的人往下扎是比較費力的,就看你夠不夠快在他后退到安全位置之前能不能攻到他腳下,不過用這一招對付三八大蓋老夫覺得很懸,因為一對一的時候還有個足夠的空間,大隊人馬的交鋒,有你前滾翻的功夫么……

所以老夫極其佩服當(dāng)年掄著大刀去砍日本鬼子的中國士兵們,要知道,那可不是擂臺上一對一,是成百的一隊對一隊,雙方高速沖擊,沒有緩沖,老夫估計,第一波沖上去的中國兵肯定都犧牲了,高速跑動中完成磕開對方的槍刺再砍下去……即使砍下去了,恐怕身子也被刺刀刺穿了,不過扎堆之后,大刀的優(yōu)勢就能逐漸發(fā)揮出來,力矩短啊,便于來回發(fā)力,只要不膽慫,一個換一個是沒跑的。

這時候武林高手沒用,拳打臥牛之地,兵器可沒這一說,大刀片子論起來虎虎生風(fēng),步槍刺刀算上人沖躍的步伐控制區(qū)域也有兩三米,基本上就是人挨著人,不是砍死別人就是被別人刺死,沒有空間騰挪閃躍,不過拼到最后,戰(zhàn)場上就剩下幾個人的時候,練家子的本事就發(fā)揮出來了,游斗!這個時候才能看反應(yīng)看智商看靈敏,一開始的近身戰(zhàn)就是膽量和力氣了,可是白刃戰(zhàn)幾乎就沒有說勢均力敵的時候,基本上一分鐘之內(nèi),就會有一方崩潰了,沒辦法啊,沖鋒和逃跑一樣,都是一個能帶十個,十個能帶一百個,一百人能把一個團沖亂了,白刃戰(zhàn)基本就是一會功夫就是一堆人追著另外一堆人砍殺,不過很遺憾,在抗日戰(zhàn)場上,一般都是日本鬼子追著中國軍隊殺,這個是軍隊素質(zhì)問題,和是否愛國無關(guān),別說沒打過架的,就是沒上過戰(zhàn)場的兵們也別說自己多牛逼,到時候尿褲子一點都不丟人。

老夫為啥這么說呢?是老夫裝牛逼么?不是。練武的人知道,打架也好,殺敵也好,冷兵器搏殺,講究的是“一膽二力三功夫”,先得有殺人的心和殺人的膽,才講的上拼命,玩命容易,拼命可就難了,玩命是輕易把姓名葬送掉,小日本面對美軍優(yōu)勢火力的“豬突”在老夫看來就是一幫子絕望的傻逼把性命交代了拉倒而已,拼命不是為了送命,而是一個至少換一個,小日本的神風(fēng)特攻隊就比陸軍那幫狗雜種強多了,起碼是去拼命不是玩命。這樣看來,中國軍人更偉大,大刀對刺刀,其實一點都沒有優(yōu)勢可言,膽量上,中國士兵可能也要遜色于日本鬼子,這不是說愛國心不強,而是白刃戰(zhàn)的膽量要求太高了,稍微有動搖的根本就玩不了白刃戰(zhàn),清末的時候清軍面對外國鬼子如雨的炮火還能堅持,對方一亮刺刀就立刻崩潰了,這還是玩冷兵器玩貫了的清軍啊。日本鬼子從小就接受軍事化訓(xùn)練,到了中國甚至他娘的用活人練刺殺,白刃戰(zhàn)的膽量比中國軍人大多了,受過訓(xùn)練的和沒受過訓(xùn)練的確實不一樣??!

力氣上,中國軍人也是吃虧的,營養(yǎng)不良。小日本那時候的平均身高應(yīng)該是屬于站起來和老夫坐著差不多的樣子,可是營養(yǎng)跟得上,白刃戰(zhàn)是個力氣活,你以為七八斤的大刀好論啊,兩膀子力氣論起來,迎著對方的刺刀一架,力氣小的當(dāng)場刀就飛了,順便說一句,槍和刀相交用刀的吃虧,不懂的自己和別人一個用長棍子一個用短棍子拼一下就知道。

說到功夫,唉,雖然中國號稱武術(shù)大國,可是,白刃戰(zhàn)的功夫可不是花架子,比如網(wǎng)上流傳很廣的所謂“大刀破槍”,對方刺來的時候你一揚刀磕開對方長槍順勢完成了提刀的動作然后再砍下去……老夫問一句,這種方法需要日本鬼子全力一刺才能奏效,你憑什么就認(rèn)為鬼子那么白癡上來就玩命狠刺?殺人不需要太大的力氣的,突刺講究的是一個狠和準(zhǔn),不是多大的勁頭,那怎么才能把鬼子的勁頭引出來呢?這就是功夫了,得給鬼子一個空擋,鬼子才能突刺,給了空擋,鬼子突刺了,你被刺死了,這就不是功夫是扯淡了。

歸根結(jié)底,老夫認(rèn)為,白刃戰(zhàn)中中國軍人的大刀對比刺刀并不占優(yōu)勢,反倒是日本鬼子無論在兵器、膽量、力氣、功夫上都要強過中國軍人,能和日本鬼子拼白刃戰(zhàn)的中國軍人,絕對是他媽純爺們里面的純爺們!

工兵鏟老夫沒練過,不敢多言。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