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名將檀道濟簡介 檀道濟到底是怎么死的
歷史上眾多良將忠臣因威望盛高、眾人推崇以致帝王猜忌,招來殺身之禍的比比皆是,南朝劉宋大將軍檀道濟就是命喪于此,一身將相之才,卻蒙受不白之冤,可見亂世之中,盡忠報國之心最終只能付之東流,固國之萬里長城毀于一旦。
南朝名將檀道濟簡介
檀道濟出身寒微,一生中大部分的時光都在軍隊中打磨歷練,從軍二十余載,從底層士兵一路晉升至大將軍,在當(dāng)時重視門閥制度的魏晉時期,可以做到平步青云,可見其在軍事方面的才能與勇猛自有過人之處。檀道濟一生金戈鐵馬、戰(zhàn)績顯赫,將其累積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撰寫成書,總結(jié)出三十六計,流傳后世,成為重要的軍事著作遺產(chǎn)。
檀道濟在宋武帝劉裕建國之初,任職建武將軍參軍事、征西將軍參軍事。討伐魯平山,擒獲桓振后拜官輔國參軍、南陽太守。后又平定盧循造反,絞殺各地群起的盜賊,跟隨劉道攻打桓廉、茍林的勢力,攻占潼關(guān),身先士卒,百戰(zhàn)百勝,立下了宗宗汗馬功勞,為宋武帝打下了半壁江山。
公元416年,劉裕北伐,檀道濟領(lǐng)命率軍作為先鋒開路北上,長驅(qū)直入,所到之城池紛紛倒戈投降。直進至洛陽,攻城略地,捕獲敵軍四千余人。有人進言,將俘虜處死后尸首堆砌成山,以威懾百里之外。檀道濟道:“討伐罪人,哀愍百姓,正在今日?!彼煜铝钺尫疟娙?,此舉得到百姓感激,籠絡(luò)人心。
檀道濟到底是怎么死的
檀道濟,一代名將,卻蒙受不白之冤,《南史》中記載,檀道濟冤死當(dāng)日,南朝都城建康地震,各地生長白毛,百姓紛紛流傳“可憐白浮鳩,枉殺檀江州”,可見上天為其冤情鳴不平,那么南宋王朝自毀萬里長城又是什么緣由呢?
檀道濟為宋武帝披荊斬棘、打下半壁江山,聲名遠(yuǎn)傳,在軍中勢力更是根深蒂固,其左右心腹皆為死忠之士、百戰(zhàn)之將,如此名望與權(quán)利并重之人,對王朝宗室是莫大的危險,又有奸人進獻讒言,因此檀道濟的存在就像是一根魚刺橫亙在帝王的咽喉之處,另劉裕寢食難安。又適逢文帝久病難遇,執(zhí)掌朝政大權(quán)的劉義康及劉湛心懷奪位野心,一心想要斬除檀道濟這顆眼中釘,以絕后患。
元嘉十三年,文帝召檀道濟入京,其妻向氏擔(dān)心檀道濟安危,對他說道:“震世功名,必遭人忌,古來如此。朝廷今無事相召,恐有大禍?!倍吹罎鷪孕抛约阂簧碇伊x,必得陛下信任,寬慰道:“我率師扺御外寇,鎮(zhèn)守邊境,不負(fù)國家,國家又何故負(fù)我心?!庇谑侵簧砬巴┒?。此時,文帝病情多有好轉(zhuǎn),與之促膝長談,并將邊防之重任交付于他,豈料檀道濟啟程之日,劉義康劉湛假傳圣旨,以莫須有的罪名抓捕檀道濟,未經(jīng)審判執(zhí)以死刑。同時連帶誅殺檀道濟十一個兒子,及其心腹。
臨行前,檀道濟仰天長嘯:“你們這是自毀長城啊!”
檀道濟冤死,舉國百姓痛心。當(dāng)時北魏將領(lǐng)皆慶幸,此后南朝將無將領(lǐng)守國,沒有什么可畏懼的了。
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兵至長江沿岸,南朝東線潰敗,與敵軍僅一江之隔,無人能擋,宋文帝無奈長嘆:“檀道濟若在,豈使胡馬至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