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延禧是怎樣的一個人 歷史如何評價耶律延禧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1075年6月5日―1128年),字延寧,小字阿果,遼道宗耶律洪基之孫,遼順宗耶律浚之子,母貞順皇后蕭氏,遼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25年。
耶律延禧生于太康元年(1075年)四月十九日,少年時曾險些被權(quán)臣耶律乙辛暗殺,幸得蕭兀納保護(hù)才沒有遇害,此后曾受封梁王、燕國王等爵位,又歷任太尉、中書令、天下兵馬大元帥等職,大安七年(1091年),被確立為皇位繼承人。壽昌七年(1101年)正月十三日,遼道宗去世,耶律延禧奉遺詔繼位,改元乾統(tǒng)。
耶律延禧在位期間,遼朝政治腐敗、人心渙散、內(nèi)外矛盾激化,面對危機(jī),耶律延禧不思進(jìn)取,無所作為,反而一味游畋享樂,遼朝的政局更陷入了內(nèi)外交困的地步。
天慶四年(1114年),女真族起兵反遼,遼軍屢戰(zhàn)敗北,保大五年(1125年),遼朝滅亡,耶律延禧被金兵俘后病死(一說被金人所殺),終年54歲,葬于顯陵附近(今遼寧省北鎮(zhèn)縣醫(yī)巫閭山)。
歷史如何評價耶律延禧
趙良嗣:“天祚皇帝,耽酒嗜音,禽色俱荒。斥逐忠良,任用群小。遠(yuǎn)近生靈,悉被苛政?!?/p>
范仲熊:“遼天祚帝拒諫飾非,窮奢極欲,盤于游畋(打獵),信用讒諂,紀(jì)綱廢弛,人情怨怒,故金人乘其敝而攻之?!?/p>
脫脫等《遼史》:“遼起朔野,兵甲之盛,鼓行皞外,席卷河朔,樹晉植漢,何其壯歟?太祖、太宗乘百戰(zhàn)之勢,輯新造之邦,英謀睿略,可謂遠(yuǎn)矣。雖以世宗中才,穆宗殘暴,連遘弒逆,而神器不搖。蓋由祖宗威令猶足以震疊其國人也。圣宗以來, 內(nèi)修政治,外拓疆宇,既而申固鄰好,四境乂安。維持二百余年之基,有自來矣。降臻天祚,既丁末運(yùn),又觖人望,崇信奸回,自椓國本,群下離心。金兵一集, 內(nèi)難先作,廢立之謀,叛亡之跡,相繼蜂起。馴致土崩瓦解,不可復(fù)支,良可哀也!耶律與蕭,世為甥舅,義同休戚,奉先挾私滅公,首禍構(gòu)難,一至于斯。天 祚窮蹙,始悟奉先誤己,不幾晚乎!淳、雅里所謂名不正,言不順,事不成者也。大石茍延,彼善于此,亦幾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