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杰是怎樣的一個人 歷史如何評價張世杰
張世杰(?—公元1279年),涿州范陽(今屬河北范陽)人。宋末抗元名將,民族英雄。太傅,樞密副使,封越國公。與陸秀夫、文天祥并稱“宋末三杰”。先后擁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終兵敗崖山海戰(zhàn),因颶風(fēng)毀船,溺死于平章山下。
歷史如何評價張世杰
文天祥:閩之再造,實賴世杰之力。然其人無遠(yuǎn)志,擁重兵厚資,惟務(wù)遠(yuǎn)遁。自三山登極,世杰遣兵戰(zhàn)邵武,大捷,然不為守國計,即治海船,聞警遽浮海南去,天下事遂不可為。又咎其厓山之戰(zhàn),不守山門而作一字陣,于是船皆幫縛不可動,不能攻人而專受攻,惜乎其不知變而徒守法。
周密:世杰死,其部曲張霸收其遺資,放舟回永嘉,途次為周文英所害。周得世杰所愛二美人,盡知供軍金帛數(shù),凡數(shù)十船,悉掩有之。則世杰固貪財好色者耶?然金帛供軍,非私財也。中土無家,眷屬隨軍,亦非好色也。厓山之戰(zhàn),恐軍士易散,故連艦相貫,所以示士卒以必死也。忠臣義士,當(dāng)危難時,固有各行己見而不必相合者。
趙文濂:瞻、廣、秀夫、世杰事跡,焜耀史策。后之論者,莫不仰其風(fēng),高其志,想見其為人。
趙翼:其后德祐國亡時能戰(zhàn)之將,尤推張世杰。
蔡東藩:及文、張、陸三人之奔波海陸,百折不回,尤為可歌可泣,可悲可慕。六合全覆而爭之一隅,城守不能而爭之海島,明知無益事,翻作有情癡,后人或笑其迂拙,不知時局至此,已萬無可存之理,文、張、陸三忠,亦不過吾盡吾心已耳。讀諸葛武侯《后出師表》,結(jié)末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成敗利鈍,非所逆睹?!鼻Ч胖页剂x士,大都如此,于文、張、陸何尤乎?宋亡而綱常不亡,故胡運不及百年而又歸于明,是為一代計,固足悲,而為百世計,則猶足幸也。
熊逸:那些理學(xué)名儒,如許衡、吳澄輩,皆俯首稱臣。只有文天祥、張世杰、陸秀夫、謝疊山不肯臣元,都死了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