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由來和發(fā)展 宋朝人為何把酒叫做“禍泉”?
自從酒這東西發(fā)明以后,不知道成為了多少人的精神寄托和心靈的臨時避難所?歷史上關(guān)于酒的記載俯拾皆是,今觀宋人筆記,非獨(dú)帝王將相嗜好此杯中物,文人雅士、市井中人對此也有諸多感慨,此中酒德、酒趣、酒事,讓今之貪杯者亦不無借鑒。宋人陶谷所著《清異錄》中就列有酒漿門,專門敘述唐五代期間有關(guān)飲酒之人的種種趣事。比如唐穆宗喜飲西涼進(jìn)貢的葡萄酒,并贊曰,飲此酒頓覺四體融和,真太平君子也。而亂世梟雄王世充也曾說,自己日理萬機(jī),勞累異常,只有酒能起到和氣通暢的作用,竟封酒為天祿大夫,希望酒能時刻陪伴自己。
時文人雅士既有把酒稱做“快活湯”的,也有叫做“曲世界”的,詩人杜甫就有詩云“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元稹亦云“親烹園中葵,憑買家家曲”。酒雖有暫時的麻醉作用和對現(xiàn)實(shí)的一味逃避,但也有很大的危害性,導(dǎo)致文人酒后亂德失性,陶谷就一針見血的指出,酒是“禍泉”,大凡置于瓶中的,為酒。酌于杯,注于腸,善惡喜怒糾結(jié),禍福得失不分,假如性昏志亂,癲狂不已,平常之時不敢為者為之,言談舉止肆意妄為,好事都能變成壞事,豈非自掘陷阱?此絕非圣人賢士所為。所以,酒這東西,一言以蔽之,就是個“禍泉”而已。
對于十足的貪杯者,陶谷稱之為“瓶盞病”,喜歡喝酒的人,沒有早晚和寒暑之分,高興了往醉里喝,憂愁了也把自己往醉里灌,閑也醉,忙也醉,至于飲酒有無下酒菜,酒是好是壞,一概不問,即使典當(dāng)借貸和賒帳也不在話下,每天必飲,飲則必醉,即使喝醉了,對酒也不厭棄,哪怕饑寒交迫,一貧如洗,也無怨無悔,這不是“瓶盞病”是什么?翻遍所有的古代醫(yī)書和中草藥,沒有一種藥方可以治愈此病??磥砉磐駚?,象這樣嗜酒如命的人一脈相承,生生不息,即使現(xiàn)在依然難以絕跡。
雖然飲酒有許多的壞處,但是貪杯者依然我行我素,《清異錄》中載有許多善飲者的趣聞,如荊南有一官員叫做單天粹者,宜城人(今湖北襄樊),平生最喜歡飲宴,每日里大張賓客,并且每每用一巨杯勸人飲用,賓客多被其狼狽致醉,只是人們因?yàn)槠淙说赂咄?,素有善名,而不得已從之,?dāng)時人們戲語單家酒雖好,但無亦于請君入甕,實(shí)乃“觥籌獄”也。以酒戲比身陷囹圄,似可看到眾人無可奈何卻又推脫不得的尷尬,此與現(xiàn)代官場上那些不得已而為之的宴席頗有相同之處。
古人很早就說過,酒不可雜飲,若飲之,雖然善飲者也不免會酩酊大醉,蓋因酒的釀造方法比較特殊,而官辦作坊和民間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此為飲酒之人的大忌。時有宛葉人胡適(與近代大學(xué)者同名,卻不料是個好飲之人),冬至日請客,用諸家群遺之酒招待客人,客人流露出恐慌和忌諱的神色,私下里相互告誡,胡適疑而問之,賓客中有一人笑道,我們所畏懼的只是你家“百氏漿”而已。更有一人答道,我們所擔(dān)心害怕的是你家的“雜瑞樣”。“百氏漿”和“雜瑞樣”都暗指胡適待客的酒水太雜,好似今人一會兒喝茅臺,一會兒享用五糧液,兩種不同釀造的酒很容易就會把人喝醉。
不獨(dú)王公貴胄,民間販夫走卒喜歡飲酒,就連僧道之人也不免被此杯中物誘惑,河陽有一僧人喚作釋法常,性情非常豪爽,酷愛飲酒,無論寒暑還是晴雨經(jīng)常大醉,醉后就呼呼大睡,醒來后就朗聲吟誦“優(yōu)游曲世界,爛漫枕神仙”,曾經(jīng)對自己同道中人說“酒天無虛,酒地綿遠(yuǎn),酒國安恬,沒有君臣貴賤之分,沒有財(cái)利之所圖,也沒有刑罰獄訟之苦惱。樂陶陶,浩蕩蕩,這種快樂豈是別人所能體會的?既而象一只翩翩蝴蝶一樣讓自己的神思飛揚(yáng),在浩渺而遙遠(yuǎn)的意境中不復(fù)覺醒也。此君深得但愿長醉不愿醒的精神酒精麻醉之精髓,如李白一樣夢游天姥吟留別,何其浪漫也。
說到李白,宋人筆記中還揭示出李白飲酒的一樁公案,舊聞李白非常喜歡喝一種叫做玉梁浮的酒,但是無人知會玉浮梁為何物,陶谷得一吳婢,大概此婢精于釀酒之道,會釀造一種美酒,遂催促之,吳婢對曰“酒尚未熟,現(xiàn)在的酒只是浮梁耳”,陶谷心有所動,命其婢取一盞近前觀之,但見蛆蟲漂浮在酒脂之中,頓時明白了李太白所喜飲玉浮梁即指此物也。李白人稱詩仙也,一個“仙”字即離不開酒,但是喝這種所謂的酒,也實(shí)在是讓人有些反胃,但此酒顯然酒精度數(shù)不高,倒是便于李白酒后詩百篇,揮斥方遒,古人大多有今人難以理解的癖好,所以李白喜歡喝這個勞什子玉梁浮在當(dāng)時也不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
而下面這個故事多少就帶一點(diǎn)玄虛了。話說當(dāng)時有一進(jìn)士叫做馬懷真,此人有異術(shù),有一天,召集了十多賓客,面前放一方臺,臺上有一小銅盤,盤中有一黑匙,此人用匙子逐次放入客人口中,所有的人都感覺到有一盅酒被吞入喉中,甘甜爽口。然后將盤中之物傾向眾人,用匙入口,始覺為羊肉,接著是魚和雞肉的味道,鮮美無比。所有的人竟然感覺相同,眾人十分驚奇,懷真偶然起身,眾人看見匙末有文曰“天公匙”,盤底曰“如意盤”,內(nèi)中有一人假做要借用此物,馬懷真突然變色道“此物不能借給你,唯擔(dān)心別人會利用其招搖行騙”,老馬此種行徑與前些年風(fēng)扉全國的特異功能者暗通曲款,讓你將信將疑,其實(shí)這都是一種蠱惑人心的幻術(sh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