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包子的由來 狗不理包子的由來與傳說
傳說在清朝的時候,天津附近武清縣楊村住著一個少年人,名喚高貴有,他從小性格倔犟,出了名的牛脾氣,如果逆了他的性子,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任何人也不理。這一天,高貴有的牛脾氣又發(fā)作了,父親嚇他不睬,母親勸他不理,就是擰著脖子,一聲不吭,母親嘆了口氣,說道:“你這種牛脾氣呀,真是個‘狗不理’??!”意思是說他脾氣壞得連狗也不愿搭理。“狗不理”的綽號,就這樣傳開了。
轉(zhuǎn)眼間,高貴有長到14歲,脾氣依然十分暴躁倔犟。父親害怕他在村子里惹是生非,就托人把他帶到了天津,去學點手藝,去找點事做。恰好坐落在天津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需要小伙計,高貴有就被介紹了進去。劉家蒸吃鋪主要經(jīng)營蒸食和肉包,供應(yīng)那些在運河上討生活的船工、纖夫以及小商小販,活計十分繁重,高貴有雖然脾氣壞,但從小吃慣了苦,所以干活很勤快,店里的師傅們都很喜歡他。高貴有人又十分聰明,什么東西一學就像,一學就會,因而店里就專門讓他學做包子,由于高貴有勤奮好學,加上師傅們的精心指點,高貴有做包子的手藝不斷長進,很快就小有名氣了。
三年滿師后,高貴有已經(jīng)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于是就獨立出來,自己開辦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且高貴手藝好,做事又十分認真,從不摻假,所以做出來的包子特別好吃,名聲很快就響了起來,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由于人們喊慣了他的綽號“狗不理”,順帶也就把他做的包子稱為“狗不理”包子,沒想到這個特別的名稱竟使得他的生意更加紅火了。高貴有生意越做越好,就越來越感到“狗不理”的綽號難聽,就給自己的店鋪取了個雅致的牌號,喚作“德聚號”,這個牌號雖然好聽,但人們還是“狗不理”不離口。高貴有一看,這個綽號是怎么也摔不掉了,現(xiàn)在連外埠人也知道了,沒有辦法,只好任人家去叫。就這樣,“狗不理”的名號越傳越廣,“狗不理”包子也越來越被人們喜歡,成了中國著名的傳統(tǒng)風味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