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揭秘崇禎帝最寵愛的貴妃 揚州美女田貴妃

2016-12-17 13:35:0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田貴妃,明朝末年崇禎皇帝朱由檢最寵愛的貴妃。本名田秀英,祖籍陜西西安,因其父親田弘遇在揚州任千總時生下田秀英(1611年),故稱田貴妃為

田貴妃,明朝末年崇禎皇帝朱由檢最寵愛的貴妃。本名田秀英,祖籍陜西西安,因其父親田弘遇在揚州任千總時生下田秀英(1611年),故稱田貴妃為揚州人。

最愛還是田秀英

田秀英的母親精音律,善丹青,秀英自幼耳濡目染,得其真?zhèn)?,“生而纖妍,性寡言,多才藝”,琴棋書畫、騎馬打獵、吹簫調絲,無所不精,加之長相甜美可人,“雖酷暑熱食,或行烈日中,肌無纖汗,枕席間皆有香氣”,深得信王朱由檢的喜愛。16歲(1627年)時便入選為信王妃。

1627年8月明熹宗朱由校病逝于乾清宮,因其膝下無子,遂其五弟朱由檢即任皇位,是為明思宗,追謚生母賢妃為孝純皇后。在懿安皇后(明熹宗朱由校之皇后)張嫣之主持下,朱由檢立周氏為皇后。但是朱由檢心中的最愛其實是貌美無雙、多才多藝的田秀英,然則礙于懿安皇后只能將其封為禮妃,并將東六宮之一的永寧宮更名為承干宮,給受寵的田禮妃居住。

藝壓群芳 倍受寵愛

不久以后,朱由檢擇機將田禮妃擢升為貴妃。田貴妃色冠六宮、藝壓群芳,屢屢展現(xiàn)出不同凡響的財富,令明思宗倍加寵愛。田貴妃吹笛,被思宗贊為“裂石穿云”。一日,朱由檢在射場騎馬奔馳,聞聽田貴妃亦善騎馬打獵,便命其上馬,田貴妃優(yōu)雅的馳騁姿態(tài)令人無不稱贊。

崇禎皇帝驚嘆于天貴妃的文韜武略,便問在場的周皇后為何不諳此道。周皇后不慌不忙地答道:“妾本儒家,惟知蠶織耳,妃從何人授指法?”她這一說,令思宗滿腹狐疑,于是詰問田貴妃何處習得。田貴妃答曰得蒙母親親授。思宗便招田母薛氏入宮,當中演奏“朝天”一曲,解開眾人之惑,更增添思宗對于田貴妃之寵愛。

屢次與皇后發(fā)生磕碰 貶入啟祥宮反省

與吸取前朝經(jīng)驗教訓,潛心輔佐思宗治理天下的周皇后不同,深得思宗寵愛的田貴妃,自此露出嬌態(tài),與后宮嬪妃多有不和。于是周皇后便屢以宮廷禮儀來整束田貴妃。除夕之日,天氣寒冷,田貴妃覲見周皇后。周皇后為了調教她,故意拖延時間,讓田貴妃在外凍了很久,才讓她進宮;進宮以后又過了很久,方才從內室出來。她坐在御座上受田貴妃的朝拜,但卻沒有任何表示,兩人對坐了很久一言不發(fā)。田貴妃只好乘興而來,掃興而去。過了不久,袁貴妃也來朝見,周皇后熱情地接待了她。兩人一見,歡聲笑語,說個沒完沒了。

深得皇上寵愛的田貴妃豈能容得下如此羞辱?于是跑到思宗那里連哭帶鬧告起御狀。枕邊風吹多了,崇禎帝對周皇后有了誤解。一次,思宗在交泰殿與周皇后言語不合,盛怒之下把周皇后推倒在地。周皇后以絕食表示抗議。思宗事后深表悔恨,又派人給周皇后送去貂裀,并且問及起居以示道歉。

后來,因為田貴妃屢次與皇后發(fā)生磕碰,終令思宗不快,將其貶入啟祥宮反省思過。

國丈趁勢斂財

回過頭來再說說另外一個人,即田貴妃的父親田弘遇。自女兒貴為皇妃之后,身為國丈的田弘遇自然身價百倍,官至任左都督。其竊弄權威,為所欲為,令京城側目,人稱“田戚畹”。田弘遇聞得女兒失去皇上寵愛,如坐針氈,想出一個可以穩(wěn)固自己地位的“絕招”:用女色籠絡皇上。

于是,田弘遇打著皇帝的旗號,趁南海進香的機會,在沿途所經(jīng)之地非搶即奪,一是劫財,二是劫色。只要聽說有點姿色,不論娼妓還是良婦,或暴力行搶,或高價賄買,定要到手方才罷休。地方官吏懼其勢力,誰也“不敢詰問”。最終擇得千名美女前往京師進獻皇上。其中就包括“江南八艷”之一的陳圓圓。

客觀來說,崇禎皇帝即位后,為了收拾明熹宗留下的爛攤子,可謂夜以繼日,殫精竭慮。鏟除魏忠賢之流就是其一大功勛。然而此時的大明朝已是回天乏術,崇禎皇帝何來心思沉迷女色?于是將此千名美女悉數(shù)退回。陳圓圓也因此被田弘遇占為己有,成為其歌妓。

孩子連續(xù)夭折 貴妃與世長辭

身在后宮的田貴妃為崇禎皇帝產(chǎn)下七皇子,但是不久便夭折。田貴妃共為皇上生下四子:永王慈炤、悼靈王慈煥、悼懷王及皇七子,除了四皇子永王慈炤京城淪陷不知所終外,其他王子皆早夭逝。孩子連續(xù)夭折對于母親的打擊可想而知,田貴妃因此終日以淚洗面,終因悲傷過度,于崇禎十五年(1642年)七月與世長辭,謚“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葬昌平天壽山,即明十三陵之一的思陵。

田貴妃之死固然可悲可泣,然若與后來明朝滅亡,周皇后、袁貴妃等及崇禎皇帝之臨亂自盡相比,至少還能算壽終正寢、安然入葬了。

田貴妃死后,其父田弘遇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挖空心思物色新的靠山。終于有一天,田弘遇得遇寧遠總兵吳三桂。

國丈勾結吳三桂

吳三桂乃將門虎子,其父吳襄中過進士,繼母是著名將領祖大壽的妹妹,因此自小就受過正規(guī)的射擊訓練,功夫十分了得,善舞大刀。16歲時考中武舉人,后在舅舅手下?lián)诬姽?。三?1630年),皇太極第一次率領大清軍隊繞道蒙古入關,情況危急,朝廷緊急命令祖大壽率部增援,明朝軍隊在建昌與皇太極的軍隊遭遇。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率領500騎兵,出擊偵察敵情被清軍圍困,形式非常危急。19歲的吳三桂不顧祖大壽的阻攔帶著十幾個家丁,奮不顧身的殺入成千上萬的清軍陣中,和敵軍展開了肉搏戰(zhàn),最后竟然奇跡般的把父親救了出來。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吳三桂“單槍匹馬舍身救父”的事跡傳遍大江南北。崇禎十二年(1639年),吳三桂被任命為寧遠總兵,開始獨當一面。

就是這個吳三桂,被田弘遇視為救命稻草。1643年秋,崇禎皇帝詔吳三桂進京。田弘遇趁機請邀至府上“觀家樂”,以博取其歡心。在席間,吳三桂讓陳圓圓表演節(jié)目,吳三桂看到陳圓圓驚為天人,一見鐘情,邀其同飲。酒過三巡,城外警報聲起,田弘遇問吳三桂:“將來要是敵兵攻進城來,我等該如何是好?”吳三桂很爽快地回答:“你把這個美女送給我吧,我一定保證你們田家的安全?!崩现\深算的田弘遇便順水推舟,將陳圓圓送給吳三桂為妾。能夠逃脫田弘遇這個老色狼的魔掌,對于陳圓圓來說,自然求之不得,更何況對方還是一個年輕有為的少帥。因此,圓圓也就欣然樂意了。

吳三桂得陳圓圓,心中大為快慰,對圓圓也是悉心呵護。只可惜戰(zhàn)勢所迫,三桂不得不離開京師,就這樣兩人在一起生活沒有多久便已經(jīng)分開了,原本以為只是暫別,等“驅除韃虜”之后再享百年之好。沒想到,世事無常,其后發(fā)生的事情終令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京城被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攻陷,紫禁城內一片混亂。朱由檢哭著對周皇后說:“大勢去矣!”周皇后頓足說道:“賤妾卑事陛下已18年了,您沒有聽進我一句話,所以才有今日!”說著抱著皇太子、二皇子大聲痛哭起來,然后派人將二位皇子護送出宮。朱由檢隨后令周皇后自裁,周皇后自縊,以身殉明。在看到后妃自縊且砍死女兒之后,朱由檢倉皇來到宮后的煤山上吊而死。

當李自成農民軍沖進后宮時,宮人們紛紛逃跑。有一個宮人魏氏大呼:“我們必會受到污辱,有志氣的人要早早想出對應的辦法!”說完躍入御河而死。在她的帶動下,一二百宮人皆跳河而死,宮中一片混亂。有一個姓費的宮娥年僅16歲,她無法沖出去跳入御河殉節(jié),見敵人沖來,便投入一口枯井中。不料,她跳井時被人看見,他們立刻趕上來用掛鉤將她鉤出,見她長得十分漂亮,即有爭奪之意。費氏反應機敏,她為擺脫險境對著眾人大喊一聲:“不許胡來,我是皇帝的長公主!”眾人被她的凜然正氣鎮(zhèn)住,不敢無禮,忙將她擁見李自成。李自成命中官審視,中官回報費氏不是長公主,李自成便把她賞給了自己一位姓羅的將軍。羅將軍見費氏面龐俊俏,身材苗條,自然是非常喜歡,恨不得立即成歡。費氏把羅推開,對他說:“婚煙大事,不能輕易茍合。將軍既然喜歡我,就應該挑一個吉日拜堂成親?!绷_聽了以后自然是喜不勝喜,遂即擇吉日舉行儀式,大擺酒宴。席間這位羅將軍被灌得爛醉如泥。扶入新房后,費氏見其人事不省,忙從懷中取出利刃,斷然向其喉嚨刺去,竟將羅某一刀殺死。隨后費氏橫心舉刀,猛地向自己的喉嚨刺去,當即身亡。

李自成攻破京師以后,試圖招降吳三桂,面對條件優(yōu)厚的招降書和被李自成扣押的老父吳襄,吳三桂權衡利弊,決定歸順大順政權。

而這個時候京城發(fā)生了另外一件事情: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不僅占據(jù)了田弘遇的豪宅,還霸占了陳圓圓。吳襄一看自己兒子愛之切切的陳圓圓被劉宗敏霸占,趕緊偷偷摸摸寫了一封家書讓親信傅海山送給吳三桂。

已經(jīng)日夜兼程揮師北京的吳三桂在永平西沙河驛站卻意外地見到了父親派出的親信傅海山,傅海山向吳三桂講述了家里的情況。當聽到愛妾陳圓圓被劉宗敏搶走時,吳三桂十分憤怒,他馬上下令,停止前進,直接率兵殺回了山海關。吳三桂在山海關向李自成宣戰(zhàn),為了抗衡李自成,吳三桂向老對手清兵發(fā)出邀請,引清兵入關,并最終投降清軍。

最終,李自成義軍敗退,將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和家中38口全部殺死,還將吳襄的人頭掛在了北京城樓上,然后棄京向西北逃去。吳三桂抱著殺父奪妻之仇,晝夜追殺農民軍到山西。但是沒想到吳三桂的部將竟然在北京城中搜尋到了陳圓圓,吳三桂欣喜若狂,以隆重的禮儀迎接了這位失而復得的美女。后來,吳三桂于1659年當上云南王的時候,要正式娶陳圓圓為妻,但是陳圓圓托故推辭了。吳三桂只得另娶她人。沒想到娶的這位正妃根本不容人,陳圓圓沒辦法在吳府呆下去,便她削發(fā)為尼,在五華山華國寺長齋繡佛。再后來吳三桂又在云南宣布獨立反清,康熙出兵云南。1681年冬,昆明城被清軍攻占,吳三桂在戰(zhàn)斗中得病而死(還有一種說法是被殺)。陳圓圓得知吳三桂死的消息后,跳進了五華山華國寺外的蓮花池里。

再說清兵進入京城后,找到朱由檢和周皇后的尸首,將他們用柳木棺收殮,寄于寺廟。當時清兵入關打著為明報仇的旗號,因此不能不善待明朝皇室。在多爾袞的支持下,明廷謚周皇后為“莊烈愍皇后”,并將她與思宗一同葬入已葬田貴妃的思陵。而思陵中的棺床恰好十分寬大,足以安放三副棺木,就這樣,生前關系難以融洽的帝、后、妃終在死后同居一窟。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