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建立是誰 揭秘歷史上西周是因何建立的
西周的建立: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滅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殺為止,共經歷11代12王,大約歷經275年。那么西周是如何建立的呢?
周人是一個后起的姬姓部族,興起于今陜甘一帶,十分重視農業(yè)。他們認為后稷是他們的始祖,并把他尊為農神,西周的農官之長便以“后稷”命名。從后稷到到文王中間有若干個王,
《史記·周本紀》、《世本》記載有十五代,依次是后稷(名棄)、不窋、鞠、公劉、慶節(jié)、皇仆、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季歷、昌,而《漢書》記載有十八代。然而自后稷至文王千余年,只經過十幾代是不可能的,后人多對此表示懷疑。
到了不窋時代,周人遷徙到戎狄之間。公劉時為了發(fā)展農業(yè)又遷至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異的豳。到達豳地以后,周人開墾田地、營建房屋、并確立了一套舉行祭祀、宴會的禮儀。“京”、“京師”就是源自公劉時代對國都的稱謂。商王武丁時期,周成為商的封國。公亶父(后來被追尊為周太王)時,為避免西北戎狄部落的滋擾,周人再次遷都至歧陽周原。這時政治設施有了長足發(fā)展,王宮設皋門、應門,國都設宗廟、社稷即始于此時。古公亶父時期,生產力大幅發(fā)展,歧陽的人口竟在一年之內增加了五倍。
太王死后,少子季歷繼位。由于與太伯所建吳國、任姓諸侯保持友好,加之商朝國力衰微,周的力量不斷壯大。商王武乙時期,周開始武力開拓領土,首先花了三年時間征服鬼方。之后,季歷繼續(xù)進攻山西地區(qū)的戎狄,在攻打燕京戎時受挫,然而接著還是攻克了余無戎。打敗余無戎后,季歷被商王文丁任命為牧師(一種相當于方伯的職位)。由于季歷將周國的領土大大向西北擴展,受到了文丁的猜忌,終于被文丁害死。
季歷死后,其長子繼位,是為周文王,他曾被商王冊命為西伯。崇侯虎向紂報告了西伯對處死九侯的不滿,西伯因此被囚禁于羑里,直到西伯的屬下進貢美女和財物才被赦免。周文王一面殷勤侍奉殷王紂,一面借口征討叛國四處開拓領土,周的勢力得以大幅度擴張。文王團結諸侯,解決了虞、芮兩國的爭端,先后征服了犬戎、密(密須)。之后又滅掉了山西地區(qū)的黎,并攻克盂(又作于、邗)。崇侯虎所在的崇是當時的東方強國,也在激烈的攻城戰(zhàn)之后被周攻占。文王在克崇后遷都到豐,仁政愛民,并建立了一套以卿士為首的官制,健全了政治機構,積聚了一大批有才能的貴族,為周王朝的建立打下基礎。
文王死后,其子發(fā)繼承了他開創(chuàng)的基業(yè),這就是后來的周武王。武王繼位后第二年,即統(tǒng)帥大軍在盟津與諸侯結盟,兩年后在此誓師,準備北伐克商。武王統(tǒng)帥的精銳部隊(據(jù)說只有“戍車三百乘,虎蕡三百人”)于盟津渡河后,經歷六天到達牧野。參加決戰(zhàn)的除了周人的銳兵,還有不少西南蠻夷部落的軍隊以及一些盟國的國君、將領。在周元帥呂尚的指揮下,周國軍隊與數(shù)量遠高于己的商朝軍隊展開決戰(zhàn),當天即獲得全勝。紂被迫自焚,殷朝中央政權被推翻。
占有京畿朝歌之后,周軍兵分四路南下,徹底消滅了南方藩屬于商的諸侯國??松讨螅渫醴謩e在牧野舉行了告捷禮、在殷都舉行了社神祭、在宗周舉行了獻俘禮,并遷都于鎬京(即宗周),周朝建立。周武王滅紂王的年份至今仍不確定,有西元前1111年與前1046年二說。
武王克殷后,開始分封諸侯,這些諸侯有先代君王之后、有功的異姓貴族,也有姬姓親屬。武王還留下商代王畿北部繼續(xù)作武庚(殷紂之子)的封國、對投誠者保留原有食邑。武王克殷后兩年便去世了,他的弟弟周公旦稱攝政王,代年幼的成王治理天下。
周公攝政后不久,管叔、蔡叔等人散布周公將對成王不利的謠言,發(fā)動叛亂,自稱“勤王”,史稱“三監(jiān)之亂”。武庚、東夷也隨之發(fā)動了叛亂。周公興師東征,戰(zhàn)線北至梁山、南至淮上,最終將管、蔡、武庚之叛各個擊破。周公把殷民分別交于明保(周公之子)、康叔(周公之弟)等人統(tǒng)治并頒布訓誡;讓殷朝宗室微子啟代替武庚典承商湯香火,封至宋國;另外的殷朝頑軍遷至洛陽地區(qū),由周公親自管轄。至此,周朝廷才得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