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專區(qū)首頁 > 歷史專區(qū) > 辛棄疾
辛棄疾

辛棄疾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qū)遙墻鎮(zhèn)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辛棄疾生于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yè)自許,可是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

辛棄疾
56篇文章   1/4

眾所周知,宋詞分為兩大流派:攻詞和受詞。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醉里挑燈看劍,夢

在我們的印象中,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是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物,一是能寫詩,“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被

辛棄疾在兩宋詞人榜上獨占鰲頭,估計會有人對此表示異議,辛棄疾自己知曉后也可能會搖頭嘆息,感嘆造化真是弄人啊,甚至他心底里不免會生出

我們最初對于辛棄疾的了解應該大多數(shù)都是從古詩詞中吧,這位文采飛揚的詩人留下的作品大多數(shù)都是以豪放派為主,他因詩詞而聞名所以很少人知

說起辛棄疾,大多數(shù)人對他的印象就是文武雙全,報國無門。他的文采與蘇軾并稱為“蘇辛”。說起打仗一點也不含糊,從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了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是辛棄疾一首詞中的名句,這句詞既表達了作者的滿腔豪情,也透出現(xiàn)實中無法實現(xiàn)驅逐胡虜、收復山河壯志

大宋王朝有“不殺士大夫”的祖訓,把文人的地位抬到了史所未有的高度。在“崇文抑武”的社會大背景下,不但讀書人的創(chuàng)作潛能的到了極大的發(fā)

文武全才是一個很高的標準,受評者要在文韜武略方面都要達到很高的境界。如若只是那種會耍幾下,會寫幾首打油詩略知一二不甚專精者是不做數(shù)

1 陽痿范兒南宋,遇上古裝李小龍 公元1162。北宋已經(jīng)掛掉35年,趙家王朝猥瑣地躲在南方。 濟南。新任知州張安國在府里大搞慶功宴——多年觀

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過無數(shù)膾炙人口的佳作,“醉里挑燈看劍”的《破陣子》,讀來豪氣沖天;“清風半夜鳴蟬”的《西江月》,則是愜意平淡;

文武全才是一個很高的標準,受評者要在文韜武略方面都要達到很高的境界。如若只是那種會耍幾下,會寫幾首打油詩略知一二不甚專精者是不做數(shù)

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閏二月的一天早晨,春寒料峭,濟州(今山東巨野)金國占領軍大營的中軍帳門外,一陣馬蹄聲響,遠處風馳電掣般地沖

辛棄疾在兩宋詞人榜上獨占鰲頭,估計會有人對此表示異議,辛棄疾自己知曉后也可能會搖頭嘆息,感嘆造化真是弄人啊,甚至他心底里不免會生出

北宋神宗年間,進士黃裳在《青門引》中寫道:“置俎爭來,四鄉(xiāng)宴社,且看翠圍紅繞。似可捫青漢,到北扉,兩城斜照。醉翁回首,丹臺夢覺,鈞

兩宋的長沙,群賢匯集,名流畢至,星斗燦爛,蔚為大觀。至南宋中期。又有一位著名人物來到長沙,這就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杰出詞人辛棄疾。

《 好內(nèi)容一定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