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專區(qū)首頁 > 歷史專區(qū) > 錢謙益
錢謙益

錢謙益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家港市塘橋鎮(zhèn)鹿苑奚浦)人。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進士)。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lǐng)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quán)失敗而被革職。

錢謙益
23篇文章   1/2

宋朝思想家程頤有句話叫:“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那是對女人說的。后來,民間又傳出了強大的聲音,叫“笑貧不笑娼”。正統(tǒng)思想與民間觀點

為什么歷史上許多美麗而堅強的女子,最終卻讓一些懦弱的男子成為她們的愛情歸宿呢?如果這也是一種互補的話,那真是太殘酷了。 這種殘酷,

柳如是幼時因家中貧寒,被人販子輾轉(zhuǎn)販賣,后又被江南名妓徐佛收為義女。她精通書畫,擅長吟詩作對,極其聰慧可人。于公元1638年即明代崇禎

錢謙益是明清之際文人,明末東林黨領(lǐng)袖之一,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明末的文人大多數(shù)都具有縱誕的習氣,盡管王朝大地上戰(zhàn)亂

錢謙益是明末東林黨領(lǐng)袖之一,生于公元1582年,去世于公元1664霓娜,享年八十三歲。錢謙益文學素養(yǎng)不錯,是明萬歷三十八年一甲三名進士,字

”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這是《明史》對明末清初一位著名文人的評價,此人便是錢謙益。公元1582年,錢謙益在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出

錢謙益是明清文人,兩朝為臣,其人具有極強的復雜性,在后世也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有人說他是一個偽君子,是個沒有民族節(jié)氣,遭受人們唾棄之

清兵入關(guān),勢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南京城了,此時此刻,尚留在南京城內(nèi)的明朝大臣們,大體可以有三種選擇:一是抵抗而死,二是逃命而生,三

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讓我們認識了一位風華絕代人品高尚的風塵女子柳如是。要擔心的是這位令人起敬的風塵女人,不知何時會被“影視家”們戲

明末大文人兼大官僚錢謙益成名甚早,15歲時他就寫出了《留侯論》,大談神奇靈怪,氣勢縱橫,令人驚嘆。 錢謙益有出色的文才,是著名的學者

李自成破入北京城后,崇禎自縊,明朝滅亡。但是,大明在江南還保留著一半的家產(chǎn),南京的小朝廷還是有著很多的積累的,那些從京城之中逃出的

螻蟻尚且貪生,人更不愿意輕易去死,明末大文人兼大官僚錢謙益自然也不例外,不過他為茍活找的理由太可笑,太弱智,以至于今天還成為笑柄。

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這是《明史》對明末清初一位著名文人的評價,此人便是錢謙益。公元1582年,錢謙益在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出生

錢謙益是明清文人,兩朝為臣,其人具有極強的復雜性,在后世也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有人說他是一個偽君子,是個沒有民族節(jié)氣,遭受人們唾棄之

錢謙益是明清之際文人,明末東林黨領(lǐng)袖之一,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明末的文人大多數(shù)都具有縱誕的習氣,盡管王朝大地上戰(zhàn)亂

《 好內(nèi)容一定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