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總統(tǒng)最尷尬的一回:熱臉貼在了誰的冷屁股上
1966年白崇禧在臺灣逝世,蔣介石親自到靈堂祭拜。
期間,蔣介石對白崇禧的家人們說,你們以后要是有什么困難可以找我。但白崇禧的家人非常冷淡的說:沒有困難!就這樣生硬的回答了一句,讓蔣介石非常的尷尬,下不來臺。
得體的表現(xiàn)應該是說,謝謝蔣總統(tǒng)的關(guān)心。來一句“沒有困難”直接就給嗆回去了,遇到這種情況任何人都下不來臺,何況蔣畢竟是臺灣的“總統(tǒng)”。
那么白崇禧的家后人們?yōu)槭裁匆@樣對蔣介石呢?
主要是因為自從白崇禧到了臺灣之后,蔣介石對他并不好。一大家子人擠在一個小房子里,而且每天還被保密局的人跟蹤、盯梢,走哪里都有人跟著。這些白家人都是看在眼里的。
而且白崇禧在臺灣也沒有得到重用,只是給了一些虛的、無關(guān)緊要的官職。比如什么穆斯林促進會的會長。因為白崇禧是回族人,所以給他這樣的官職。但是臺灣有幾個穆斯林呢?這樣的職位一點權(quán)力都沒有,對于軍人出身希望帶兵的白崇禧而言簡直是侮辱。
白崇禧死后甚至還流傳說白崇禧之死跟蔣介石有關(guān),說是被保密局的人在酒里下了毒藥害死的。這事并沒有得到證實。連白崇禧的兒子白先勇也并不認可這個說法。
我也覺得這個不大可能。蔣介石要殺白崇禧的話,可以在白到了臺灣的時候就殺了他,大可不必等到1966年。那時的白崇禧已經(jīng)上了年紀,根本掀不起什么風浪了。這個時候來殺一個無權(quán)無勢的人,對蔣介石一點好處都沒有。
還有一種說法,說白崇禧是馬上風。白崇禧跟年輕的護士亂搞,太激動了,一口氣沒上來……這就是馬上風,一般出現(xiàn)在老年人中。這個說法流傳很廣,白崇禧的家人肯定不同意這個說法。畢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就算事實是這樣,他們也會極力否認的。
白崇禧是民國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個人,被稱為“小諸葛”,智勇雙全,打仗也非常厲害,是新桂系的代表人物之一,跟李宗仁合稱“李白”。
“李白”二人一直跟蔣介石的關(guān)系不大好,是對立的。特別是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老蔣下野就是“李白”二人所逼。
李宗仁想跟我黨劃江而治。李宗仁作為政治人物,這就是他當時的一個真實想法。而白崇禧只是把劃江而治當作一個權(quán)宜之計,以后是要伺機反撲的。所以在這個點上其實兩人已經(jīng)出現(xiàn)不同意見了。
老蔣下野之后李宗仁當了代總統(tǒng)。讓白崇禧郁悶的是,李宗仁當了代總統(tǒng)之后,竟然沒有把國防部長這個職位給他。白崇禧是軍人出身,他最想要的官職就是國防部長。
據(jù)說有一次,白崇禧當著手下的人面表達了對李宗仁的不滿。這在以前是絕不可能的,以前兩人好的穿一條褲子。畢竟件事使“李白”二人又產(chǎn)生了一個間隙。
李宗仁是政治家,他有他的政治上的考量,他要拉攏各個派系的人,不可能什么好事都讓桂系的人占完了。所以這個國防部長他給了閻錫山。李宗仁這樣做好也沒什么問題吧。
但無奈白崇禧太愛國防部長這個職位,他完全不能理解李宗仁的這種做法,他決定李宗仁辜負了他。
恰好蔣介石就利用了這一點,私下跟白崇禧勾兌,沒想到真把白崇禧給說動了。于是白崇禧拉攏了一批人對李宗仁進行逼宮。這讓李宗仁萬萬沒有想到,他最好的伙伴竟然來逼宮他。這讓李宗仁對白崇禧非常失望!
1949年,國民黨丟失了大陸,準備到臺灣。白崇禧勸李宗仁,德鄰兄跟我們到臺灣去吧。雖然之前我逼宮你,我不對,但幾十年的兄弟情誼。你不能再留在大陸,不然會有危險的。
李宗仁非常堅決的說:王八蛋才去臺灣!
這句話簡直是非常的不給白崇禧面子。最后李宗仁遠走了美國。
白崇禧以為他逼宮了李宗仁,在蔣介石面前是有功勞的,如今去臺灣必受重用。起碼國防部長還是他的。但是蔣介石是善變的,到了臺灣之后就立馬將白崇禧冷淡了,哪還有什么國防部長,連軍中一個要職都沒有給。給的全是虛銜,什么反攻大陸委員會顧問,穆斯林會長……
所以白崇禧選擇相信蔣介石是錯的,這也導致了他后面在臺灣生活的凄涼。
蔣介石怎么可能真的對白崇禧呢,畢竟幾十年來白崇禧和李宗仁一直是反對蔣的,老蔣一直記在心里。他需要你的時候就說大家不計前嫌,一旦得勢之后,又要開始記前嫌了。
在論耍心機上白崇禧還是顯得太年輕、太稚嫩了……完全不是老蔣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