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朱元璋將開國功臣全家處死為何沒有斬草除根

2017-06-06 22:18:5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下詔以“擅權植黨”的罪名處死了宰相胡惟庸,并下達了一系列的詔書文件,革去中書省,廢除宰相制,提升六部職權,朱元璋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下詔以“擅權植黨”的罪名處死了宰相胡惟庸,并下達了一系列的詔書文件,革去中書省,廢除宰相制,提升六部職權,朱元璋借此機會,進一步發(fā)動“胡惟庸黨案”,主要針對朝廷中掌握實權的開國元勛,在朱元璋的授意下,朝廷專門成立了特務組織錦衣衛(wèi),大肆搜羅“胡黨”罪狀,一時間,朝野動蕩,滿朝皆胡黨,此案總共牽連各級官員達數(shù)萬人之巨。

胡惟庸在《明史》中列在《奸臣傳》中,這一點并不冤枉他,但朱元璋發(fā)動的這場政治大清洗,卻讓很多人遭受牽連,甚至滿門抄斬,比如說,大明第一功臣李善長就成為了這場政治運動的犧牲品,如果說除去胡惟庸是其咎由自取,那么,為什么要除去所謂的第一功臣李善長呢?朱元璋就不怕天下人有意見嗎?

▍朱元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極大爭議的人物,可說是位賢君,也可稱暴君。持正面評價者通常都是從其大力打擊貪污,恢復經(jīng)濟著眼,歷史記載朱元璋是少見勤政的皇帝;而持負面評價者則多從其高壓統(tǒng)治著眼,如殺戮功臣、文字獄及廷杖。網(wǎng)絡配圖

筆者認為,功高蓋主始終是一個普遍原因,而且李善長還曾經(jīng)出任了大明王朝的第一任宰相,要知道,朱元璋是極其厭惡這個職業(yè)的,相權對皇權的牽制,在朱元璋眼里,會認為是無視帝王的權威和赤裸裸的挑釁。

有明一朝,真正做過宰相的,除了禍害胡惟庸,就是這大明第一功臣李善長了,說起李善長,早年跟隨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為朱元璋平定四方,統(tǒng)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對于明初的政治制度建設也有巨大貢獻,他對明朝的建立可以說有著不世之功。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功勞最大的幾個人被封為公爵,其中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馮勝、鄧愈皆為武將,只有李善長為文臣,且名列第一,李善長以太師、中書省左丞相受封韓國公,歲祿四千石,還得到了皇帝賞賜的“免死鐵劵”,可免自己“二死”,還可免兒子“一死”,在“免死鐵劵”上,朱元璋給予李善長極高的評價:“昔者漢蕭何有饋餉之功,千載之下,人皆稱焉,比之于爾,蕭何未必過也!”將李善長之功比之為蕭何之功,甚至比蕭何之功還大,在旁人看來,這該是多大的榮耀??!本文為360常識網(wǎng)原創(chuàng),未經(jīng)360常識網(wǎng)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由于朱元璋是一個權力欲望極強的人,在之后的政治生涯里,他越來越覺得宰相對于皇帝的權力行使是一個極大的障礙,于是,他對李善長的態(tài)度開始發(fā)生變化,由以前的依賴到現(xiàn)在的厭惡,果然,洪武四年,李善長致仕,主動放棄了中書省左丞相的巨大權力,但求保個平安。

除了功高蓋主這樣比較普遍的理由,筆者還認為,朱元璋殺李善長,已經(jīng)將李善長與胡惟庸是為一黨,二人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李善長在朱元璋的眼里,已經(jīng)成為了“胡黨”的重要成員了,這似乎更是朱元璋所不能容忍的。

李善長退休后,朱元璋給予了相當?shù)亩Y遇,賞賜了大量的錢財、土地,李家一門上下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被提升為太仆寺丞,朱元璋還將自己的女兒臨安公主許配給李善長的兒子李琪,李家的顯赫可想而知,不要小瞧這個女人,正是這個兒媳婦,讓李善長吃了定心丸。

這樣的好日子過了不到十年,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以“擅權植黨”罪被處死,株連一大批“胡黨”,李善長立馬覺得危險了,列位看官應該知道,胡惟庸可是靠李善長一手提攜起來的,他中書省丞相的位置,也是李善長極力向朱元璋推薦的,而且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和胡惟庸還是姻親關系,李善長這“胡黨”的嫌疑是難免的了。

▍所謂的胡謂庸案只是一個借口,目的就在于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結果是徹底廢除了宰相制度,大大加強了皇帝專制集權。網(wǎng)絡配圖

果然,朱元璋下詔非常嚴厲地訓斥他心目中昔日的“蕭何”:“今卿年邁,故精力之為可期。不審為何,同小吏而枉功臣,而乃夤昏定擬詭語,符同朝奏,此非臣下之所當為。卿謀欺誑,法當斬首。然行賞有誓,爾當三免極刑。今無患矣,止削祿一千四百石?!睂τ诶钌崎L舉薦胡惟庸失誤,相當于罰了點款,以示警告。本文為360常識網(wǎng)原創(chuàng),未經(jīng)360常識網(wǎng)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看起來蜻蜓點水,實際上卻是暗潮涌動,朱元璋何嘗不想殺李善長?正如朱元璋與太子朱標那段著名的對話,朱標勸父親殺人太多,恐傷和氣,而朱元璋卻把一根長滿刺的樹干扔在地上,讓朱標撿起,并告誡朱標,我這么做,都是為你消除隱患??!李善長何嘗不是那樹干上的刺頭呢?“拔刺”計劃是否能順利進行,在朱元璋看來,關系到子孫后代能否順利掌握政權,這才是朱元璋最大的心病?。?/p>

筆者認為,朱元璋必須殺李善長的第三個原因,在于只有殺了李善長,才能把打擊面從以前的“胡案”引向延續(xù)的“李案”,才能讓“拔刺”計劃順利進行,李善長作為淮西一派的代表人物,功勞大,地位高,權力重,威望顯,連劉伯溫都稱贊,只有李善長能夠調和諸將,協(xié)調陰陽,大明建國之初,大量的權力掌握在武將手里,李善長以一介文臣,能夠讓諸將心悅誠服,就憑這一點,足夠讓朱元璋忌憚了,而且只有拔掉李善長這個“刺頭”,才能將淮西一派的人物一一鏟除,光靠“胡案”,在朱元璋看來,涉及面還不夠。

那么為什么朱元璋只對李善長予以小懲呢?朱元璋有一個很大的顧及,因為僅以李善長推薦胡惟庸失當來治其罪,顯然是不能殺李善長的,須知,“免死鐵劵”上,李善長可免“三死”??!

這也是就為什么“胡惟庸黨案”一直沒有了結的原因,因為,朱元璋始終想通過“胡惟庸黨案”擴大打擊面積,已達到“拔刺”的目的,要想整倒李善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讓“免死鐵劵”失效才行,根據(jù)“免死鐵劵”所言,只要不是謀反的大罪,其余死罪都可以赦免,可見,必須要能證明李善長謀反才行。

▍明初的一眾功臣中,李善長以其資歷之深而素有威望,他年長朱元璋近二十歲,被稱為”里中長者”。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謀反伏誅”,牽連死者甚眾,而“善長如故”。時年六十余歲的李善長雖然在胡惟庸案的第一次沖擊下屹立不倒,十年后卻以同樣的罪名結束了生命與政治生涯。網(wǎng)絡配圖

如何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呢?朱元璋繼續(xù)利用“胡惟庸黨案”,按說一個“擅權植黨”足以殺了胡惟庸,可朱元璋為了除掉李善長,不斷升級“胡惟庸黨案”,將罪名由“擅權植黨”上升為“通倭通虜”,明朝最大的憂患就是“南倭北虜”,胡惟庸“通倭通虜”,足見其“謀反”之罪狀,而通過李善長與胡惟庸的特殊關系,可以牽連出幕后的李善長亦涉嫌謀反。

為此,朝廷公布了一份李善長之弟李存義的供詞,這李存義就是胡惟庸的親家,作為胡李兩家的聯(lián)絡人,他表示,胡曾經(jīng)許諾李,事成之后,將淮西地盤分給李家,李善長思慮良久,只是說了一聲:“我老了,你們自己去搞吧!”李善長并沒有勸阻,更沒有揭發(fā),這成為了李善長謀反的主要證據(jù),當然這份證據(jù)極有可能是朱元璋授意之下,錦衣衛(wèi)炮制出來的。

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黨案”十年之后,朱元璋親自定案,此時的李善長已經(jīng)是七十七歲的老人了,李家上下七十余口,一并處死,他的兒子李琪,因為妻子是朱元璋的女兒臨安公主而幸免遇難,還有兩個兒子李芳、李茂也因為公主之恩終于活了下來,昔日的大明第一功臣一家,靠著這個兒媳婦,總算是留下了一絲香火。

諸如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等數(shù)十位開國功臣受到牽連,一場大案下來,被誅殺的人達數(shù)萬余人之重,李案是胡案的延續(xù)和擴大,實在是一場充滿陰謀、血腥和暴力的政治大屠殺。

洪武一朝,朱元璋所發(fā)動的大型政治案件非常之多,尤其以“胡惟庸案”及其延續(xù)的“李善長案”,還有后期的“藍玉案”為甚,這幾個大型政治案件更是成為了朱元璋誅殺開國功臣,實施“拔刺”計劃的政治工具,這也直接導致了后來的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無能征善戰(zhàn)之將可調用,燕王朱棣因此奪位成功,難怪《皇明資治通紀》有言:“殺運直至永樂靖難后始除。本文為360常識網(wǎng)原創(chuàng),未經(jīng)360常識網(wǎng)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