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挖了秦始皇陵?史書記載的是冤案還是事實
第二個出場的盜墓人,仍可能是冤案,至少在我看來可能是一場政治陰謀。這個的名字是,西楚霸王————項羽
大家都說項羽盜了秦陵,而事實呢,真相是什么?我們不妨看看原始的歷史紀錄:《漢書·楚文王傳》這樣記載:“酈山之作未成,而周章(周文)百萬之師至其下矣。項籍燔其宮室營宇,往者咸見發(fā)掘。”說到秦始皇陵遭到盜掘,但是發(fā)起者與主持者似乎并不是項羽?!墩摵狻氛f,“秦始皇葬于酈山,二世末,天下盜賊掘其墓。”
這里是說的天下賊,也沒有特指,《太平御覽》卷八一二引《皇覽》也寫道:“關(guān)東賊發(fā)始皇墓,中有水銀?!薄毒V鑒易知錄》云:“羽引兵西,屠咸陽”,“燒宮室”,“掘始皇帝家”。最重要最早的指證來自于霸王的死敵劉邦,劉邦列舉項羽十大罪狀,其中第四條就是“(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物”??雌饋磉@更像個政治陰謀。
就算項羽火燒咸陽,殺人了,劫財了,不代表他盜陵墓了。一件事歸一件事的說。現(xiàn)在的考古發(fā)現(xiàn),從側(cè)面證實了這個觀點,秦始皇陵只是部分被盜,地宮尚未被盜掘。
已出土的兩乘銅車馬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下面地宮西墓道的耳室里。有史料記載秦始皇陵地宮普遭火焚和洗劫,如果真是這樣,那墓道旁的隨葬品應(yīng)該首先遭到破壞。但銅車馬出土前沒有遭到火焚和其他人為破壞,這也為地宮沒有被盜火燒做了一個旁證。十余年來,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封土四周進行了細致的鉆探工作,先后打了4萬多個探孔。鉆探資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宮四周均有4米厚的宮墻,還用磚包砌起來,并且找到了若干個通往地宮的甬道,發(fā)現(xiàn)甬道中的五花土并沒有人為擾動破壞的跡象。
只發(fā)現(xiàn)兩個直徑1米,深度不到9米的盜洞,但均遠離地宮。此外,秦始皇陵地宮中存在大量水銀的事實,更是其未遭到盜掘的有力證據(jù)。因為地宮一旦被盜,水銀就會順盜洞揮發(fā)掉。由上述理由可以推斷,秦始皇陵地宮可能沒有被盜。
隨著最新科技手段的運用,地宮是否被盜掘和焚毀的真相將會大白于天下。最后讓我們來重溫司馬遷對這個偉大的皇陵的記載:
“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余萬人,穿三泉水,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著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為燭,度不滅之者久。”
不可想象的華麗呀,心向往之。可能背了黑鍋的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