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水封墓穴怎么辦?盜墓賊用糞水澆灌來開墓
說回崖墓,崖墓雖然結(jié)實,可是也不是萬無一失,有個大的問題,就是洞口。
通往玄宮的洞口,怎么辦呢?如何才能不被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了如何反盜墓?
工匠為此絞盡腦汁,于是就想到了鐵水澆鑄這一招。正式記載最厲害的鐵水澆鑄封陵的墓葬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墓乾陵。
文獻記載,"乾陵元宮,其門以石封閉,其石縫鑄鐵,以固其中。"
關(guān)于乾陵,也是郭沫若一直惦記挖的,1958年還進行了考古勘察。
發(fā)現(xiàn)正如史料記載,墓道與墓門之間用吞條填砌,有39層,用石條四千塊。石條之間用鐵栓板栓拉,每三層上下用鐵棍穿連,再用錫鐵熔化灌縫。工程非常復雜,每塊石條上還刻有工匠的名字。
顯然這樣的防盜措施是有效的,乾陵至今還是完好,未開啟。
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戰(zhàn)國時期魏襄王的墓,就是這樣。卻還是被西漢劉去盜了。
<太平廣記>記載,"襄王冢,以鐵灌其上,穿鑿三日乃開"
證明單純的灌注鐵水,還是不那么有用的,架不住人家天天鑿。
劉去敢這樣盜墓,因為他自己就是廣川王,有恃無恐。
民間的盜墓賊可沒這么囂張,不可能這樣明目張膽的鑿,但他們想到了更好的辦法,用糞水澆墓,天天晚上澆,經(jīng)過若干時間,竟然也可以打開了。畢竟糞水酸性很強,銹蝕了鐵汁。
由此可見單一手段防盜,顯然是不夠用的。鐵水灌墓口這招不管用了,還有沒別的辦法?答案自然是有的。
其中最神秘厲害的,就是"伏弩"了。
弩是什么,是一種箭。
伏弩呢,顧名思義,是一種安設(shè)在陵墓中,盜墓者必經(jīng)之路,可以完全自動發(fā)射利箭的反盜墓機械裝置。有點像現(xiàn)在的自動步槍,這算是古代的高科技了。
這項技術(shù)在秦漢時期便已經(jīng)成熟了,伏弩一般只有很厲害的帝王陵才會使用,除了秦始皇陵有伏弩,明確記載有伏弩的還有漢武帝的茂陵。
茂陵中不但有伏弩,還有傳說中的莫邪劍
唐人筆記中記載,曾有一個盜墓賊用糞水澆開鐵水灌注的古冢后,立時箭出如雨,射殺數(shù)人.眾人害怕于是退出,卻也不甘心無功而返,于是往里面投擲石頭,每投擲一個石頭,就會有箭出來,直到投了十幾塊石頭,終于沒有箭出來了。
于是又拿著火把進去,打開第二層門,有木人數(shù)十,揮劍便舞起來,又傷幾人,眾人用木棒將長劍擊落,再進去就看見棺材了,棺槨用鐵索懸起,四周盡是金銀珠寶,人過去,立刻風沙起,然后風沙越來越大,轉(zhuǎn)眼就淹沒到膝蓋了,那就逃吧,又被沙埋住了....
最后逃出去的人,給墓主人磕了幾個響頭就逃了,發(fā)誓再也不來開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