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是怎么死的 全族被誅可悲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蕭何譽他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曰“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作為統(tǒng)帥,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垓下,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理兵書,并著有《韓信》兵法三篇。
韓信(?~前196),秦漢之際的著名軍事家。韓信原本是項羽手下的一員大將,后來歸附劉邦,協(xié)助劉邦制定了還定三秦以奪天下的方略。楚漢戰(zhàn)爭期間,韓信率兵數萬,開辟北方戰(zhàn)場。破魏之戰(zhàn),針對魏軍部署,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其不備,俘獲魏王豹。井陘之戰(zhàn),背水為陣,使將士死地求生,奮勇爭先,大破趙軍。淮水之戰(zhàn),借助河水,分割楚軍,各個擊滅。參與指揮垓下(今安徽靈璧南)決戰(zhàn),擊滅楚軍。韓信熟諳兵法,戰(zhàn)功卓著,為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司馬光《資治通鑒》中稱“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睗h高祖劉邦也盛贊韓信的功勞。西漢建立后,他分析楚漢成敗原因時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張良)。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號鑲,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功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范增百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所擒也。”然而,這位百戰(zhàn)功臣卻不能壽終正寢,在漢高祖十一年,被呂后、蕭何設計誘殺,他全族也遭誅,落得一個可悲的結局。
對于韓信的死因,有人說他是因謀反而遭殺戮的,罪有應得;有人說是劉邦不容人,他是含冤而死。那以真實情況如何?目前這兩種完全對立的觀點,誰是誰非,暫難解決。持謀反說法的人主要有以下佐證高祖四年,平定齊地后,韓信派人對劉邦說“齊人偽詐多變,是一個易于反復的國度,如果不設王位來鎮(zhèn)守,大局難穩(wěn)定,希望你委派我當個假王?!?/p>
此時劉邦正被項羽圍困在滎陽,日夜盼望韓信前來增援,見到韓信使者帶來的信,震怒異常,罵道“我被困在這里,早晚盼他來援救我,他竟然想自立為王!”身旁的張良和陳平見勢不妙,湊近他的耳朵說“漢軍正處困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韓信稱王?不如做個人情,就此立他為王,好好善待他,讓他為我們守一方之地。否則……”劉邦經提醒,頓然醒悟,連忙改口,說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后就是真王了,又何必還要當假王!”于是,他派張良赴齊,立韓信為齊王。之后,征調韓信的部隊與項羽會戰(zhàn)于垓下,大破項羽。楚漢之爭結束后,劉邦就奪了韓信的兵權,并徙封他為楚王。從此埋下了對韓信的戒心。
項羽兵敗后,他的逃亡將領鐘離昧因素來與韓信關系很好,就投奔了韓信。劉邦記恨鐘離昧,聽說他在楚國,就下令楚王逮捕他。那時韓信初到楚國,到各縣鄉(xiāng)邑巡察進出都派軍隊戒嚴。漢六年,(前201年)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用陳平的計策,說天子要出外巡視會見諸侯,通知諸侯到陳地相會,說“我要游覽云夢澤?!逼鋵嵤窍胍u擊韓信,韓信卻不知道。
劉邦將到楚國時,韓信打算起兵謀反,但又認為自己無罪;想去謁見劉邦,又怕被擒。這時有人向韓信建議“殺了鐘離昧去謁見漢高祖,高祖必定高興,也就不用擔心禍患了?!庇谑琼n信把此事與鐘離昧商議,鐘離昧說“劉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國,是因為我在你這里,如果想逮捕我去討好劉邦,我今天死,隨后亡的定是你韓信??磥砟阋膊皇俏坏滦懈呱械娜??!苯Y果鐘離昧自殺而亡,韓信持鐘離昧首級去陳謁見劉邦。劉邦令武士把韓信捆綁起來,放在隨從皇帝后面的副車上。韓信說“果然就像人家說的,‘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F在天下已經安定了,所以我也應該死了!”高祖劉邦卻說“我抓你是因為有人告你謀反?!闭f完就給韓信戴上械具?;氐铰尻?,劉邦沒有馬上殺掉韓信,而是赦免了他的罪過,改封他為淮陰侯,讓他寓居長安整天無所事事。韓信怏怏不樂,常常稱病不上朝。
韓信部將陳豨被封為巨鹿郡郡守,前來向韓信辭行。韓信辭去左右,拉著陳豨的手嘆道“你所管轄的地方,是屯聚天下精兵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親信寵愛的臣子,若有人說你謀反,陛下一定不相信;如果再有人告你謀反,陛下就會產生懷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謀反,陛下定會大怒而親率軍隊征討。我為你在京城做內應,就可圖謀天下了?!标愗g平素就了解韓信的才能,相信他的計謀,表示一切聽從韓信的指示。后來陳豨果然謀反。劉邦親自率兵前去征討,韓信稱病不隨高祖出征,暗地里派人到陳豨處聯(lián)絡。韓信與家臣謀劃可以在夜里假傳詔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率領他們去襲擊呂后和太子,與叛將陳豨里應外合。這時韓信的一位門客得罪了韓信,韓信囚禁了他并準備殺他。那位門客的弟弟就向呂后密告韓信要謀反的事。呂后打算把韓信召來,又恐怕韓信不肯就范,于是與相國蕭何商議,假裝有人從皇上那里來,說陳豨已被殺死,諸侯群臣都前來進宮朝賀。蕭相國欺騙韓信道“雖然您有病,還是要勉強朝賀一下?!表n信入朝進賀,呂后派武士把韓信捆縛起來,在長樂宮中的鐘室里斬殺了他,并誅滅三族。
持冤殺觀點的人認為,韓信無意反漢,他是被屈殺的功臣。一些學者指出,所謂韓信密謀假傳詔旨,赦放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率領他們去襲擊呂后和太子,并試圖與叛將陳豨里應外合,都是沒有實據的。首先,告發(fā)者是韓信準備處死的一個罪犯的弟弟,有挾怨誣告的嫌疑,即使韓信確有密謀,也不可能讓這個人知道;其次,當年韓信雄踞齊地,握有重兵,有人勸他反漢并與楚聯(lián)合,三分天下稱王,韓信卻認為劉邦待他不薄,不忍心背叛劉邦。在絕對有利條件下尚且不反,而在閑居長安,既無兵權,又無武裝的情況下,韓信為什么又要造起反來?再次,韓主被擒之后,未經審訊,立即被斬于長樂宮鐘室。假設謀反有證據,為什么不昭示群臣?最后,劉邦平定陳豨是在高祖十一年年底,而韓信“謀反”卻在第二年春正月,此時陳豨已經兵消瓦解,韓信又怎能與他里應外合?劉邦平叛歸來后,對于韓信的死,“亦喜且憐之”。所喜者,心腹之患已經除掉,所哀憐者,大臣無辜遭誅殺。從這種心情也可以看出,劉邦本人也并不認為韓信真會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