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300年女尸復活 棺材里竟然滿是抓痕?

2017-03-21 10:36:2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1999年,在齊齊哈爾扎龍濕地內發(fā)現(xiàn)一座清代古墓葬,盜墓賊將隨葬品洗劫一空之后,只留下了考究的墓室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干尸。 女墓主人面部

1999年,在齊齊哈爾扎龍濕地內發(fā)現(xiàn)一座清代古墓葬,盜墓賊將隨葬品洗劫一空之后,只留下了考究的墓室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干尸。

女墓主人面部猙獰,大張著嘴,四肢彎曲,是什么讓這位三百年前的誥封夫人如此痛苦的離開人世?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她究竟經(jīng)歷過什么?她兩腿間那塊黑色的粘連物又是什么?為什么一個駐守邊關的三品夫人能夠在沼澤深處歷經(jīng)三百年而不腐至今?她的身上究竟還有多少秘密正在或者永遠無法揭開?

雖然我們看到的她已經(jīng)是一具沒有血肉的干尸,但是大家仔細看她的樣子,猙獰的面部表情、大張著嘴,似乎想向人述說些什么?

她的左腳和左手已經(jīng)殘缺不全,兩腿蜷曲起來,在她的兩腿之間還有一塊荷葉狀的黑色粘連物,種種表現(xiàn)讓看到她的人不禁產(chǎn)生疑問,她是誰?為什么死相會如此恐怖?在她生命的最后時刻究竟發(fā)生過什么?她的身上是不是還隱藏著更多未知的秘密?

她已經(jīng)是一具沒有血肉的干尸,但是大家仔細看她的樣子,猙獰的面部表情、大張著嘴

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夫妻合葬墓,從木棺的外觀和隨葬服飾上看,墓主人的身份應該非富即貴,遺憾的是墓室已經(jīng)被盜,兩個棺蓋也已撬開,就在考古人員感到失望的時候,右側木棺內的一具神秘尸體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齊齊哈爾市文物管理站副研究員李兆平:我當時一進墓一看,把我嚇得夠嗆,我說張個大嘴,身上的衣服撕得特別破亂,而且一層一層的,抬出來以后一股特殊的味,直嗆鼻子。

這個人究竟是誰?為什么會葬身于此?考古人員找遍了墓室,除了26枚銅錢之外,再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這具保存完好的尸體,居然是位200多年前的古人,這個發(fā)現(xiàn)令許多人感到疑惑不解。

齊齊哈爾市醫(yī)學院解剖實驗室主任劉一弘:非常蹊蹺,一般正常的咱們尸體,我們搞人體解剖學的,在兩年之內埋在土里面,基本上就變成了白骨。這么些年,皮膚、肌肉、關節(jié)都沒有受到損害,這我們就很難判斷它是怎么回事。

考古人員繼續(xù)清理著墓室,急切的希望能夠有新的發(fā)現(xiàn)。然而盜墓賊除了兩口棺材和幾件殘舊的衣服之外,什么也沒有留下。隨著清理工作的進行,越來越多的疑惑都集中在了這具神秘而怪異的古干尸身上。

隨著隨葬物品的逐一清理,一件看上去十分殘舊的外衣慢慢顯露出原來的威嚴,這件外衣前襟中央有一塊約40厘米的方形補子,四周環(huán)繞著祥云丘陵、樹木花草,一個威風凜凜的金錢豹坐臥在補子中心。

究竟是什么人能夠穿戴這樣的衣服呢?它能夠揭開墓主人的身份之謎嗎?隨后考古隊又在墓室內發(fā)現(xiàn)一個木制靈牌。

齊齊哈爾市文物管理站副研究員辛?。憾沂沁@個墓志是在這個女棺的前面,是雕刻著一個壽字,壽字當中有一個長方形的,下邊和上邊帶花朵紋的這種裝飾,當間有這么一個小絹條,滿文書寫的。

經(jīng)過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的黃錫會先生辨認,靈牌上的滿文翻譯成漢語是“誥封墨爾根覺羅婦之列棺”的意思。很明顯這個靈牌就是女墓主的墓志了。原本以為這個墓志能夠幫助人們揭開這具神秘干尸的身份之謎。

但是沒有想到考古人員查遍了所有史料,在600多個滿族姓氏中“墨爾根覺羅”并不在其中。既然銘文上寫的是“誥封墨爾根覺羅婦之列棺”,但是為什么史料上沒有關于這個姓氏的記載呢?

于是考古人員決定從墓室中發(fā)現(xiàn)的那件繡著金錢豹的衣服入手。據(jù)資料記載繡有這種圖案的衣服正是清朝三品武官的官服。

但遺憾的是這件衣服除了能夠說明墓室中的男主人生前可能擔任過清朝的“副都統(tǒng)”之外,考古人員仍然沒有找到和“墨爾根覺羅婦”相關的資料。最后專家推測“墨爾根覺羅”很可能是賜姓或者是女真部族的某一支。

調查死者身份的線索只能等待以后更多的考古發(fā)現(xiàn)才能繼續(xù)下去了,專家們暫時將這位“誥封墨爾根覺羅婦”簡稱為“墨氏”。

難道200多年前發(fā)生在這位“墨氏”身上的故事真的永遠被歷史掩埋,不為人所知了嗎?

齊齊哈爾市文物管理站副研究員李兆平:在清理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具女尸身上有一種白色的物體,當時我問辛健,我說這是什么東西。

齊齊哈爾市文物管理站副研究員辛?。何覀儺敃r分析,這種白狀物,有可能是防腐劑。

當時受條件所限,齊齊哈爾市文物管理站并沒有對尸體上的這層附著物進行檢測,沒有科學的檢測依據(jù),防腐劑的說法就只能是一種猜測。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