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軍閥董卓怎么進京的 董卓霸京師經(jīng)過分析

2017-03-18 19:36:5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董卓進軍的契機在于何進的一紙詔書,這一詔令等同于引狼入室,也注定了洛陽城將會付之一炬,成為一座廢城,漢王朝的氣數(shù)也在這熊熊大火中灰

董卓進軍的契機在于何進的一紙詔書,這一詔令等同于引狼入室,也注定了洛陽城將會付之一炬,成為一座廢城,漢王朝的氣數(shù)也在這熊熊大火中灰飛煙滅。

黃巾軍起義失敗后,各州郡的太守勢力大漲,憑借手中的軍隊在所管轄范圍內(nèi)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而在這些郡守當中屬董卓的勢力最為強盛,其野心也是最為強烈。黃巾軍一戰(zhàn),董卓趁勢組建精銳部隊,其地位迅速上漲,上升至與名將皇甫嵩平起平坐的地位。東漢朝廷對此支不在掌控之內(nèi)成長的勢力甚為忌憚,漢靈帝遂任命其為少府,調(diào)任中央,以此來抑制董卓擁兵自重的發(fā)展勢頭,借機剝奪其兵權(quán),然而董卓竟上奏借安撫羌人為由拒絕上任??梢姸康膭萘σ炎阋耘c朝廷所抗衡,削弱其力量并非易事。

而此時的董卓并非無意愿進京,他揣度著中央政變的時機,伺機而動。正值何進有意絞殺朝中宦官勢力,望借助外部勢力,故而寫信給董卓,以及東郡太守喬瑁、并州刺史丁原,命其部隊駐扎于京城郊外待命。

董卓率三千士兵進京,不料朝中大亂,何進、宦官兩股勢力兩敗俱傷,少帝被人所劫,不知下落,董卓隨即改變策略,尋找少帝下落。不久,董卓便在黃河邊攔截下了一對人馬,正是少帝與陳留王,董卓上前,裝模作樣地聲稱救駕來遲,隨即護送少帝進京,而董卓僅憑著三千人馬卻名正言順地入駐京城,從此掀開了東漢末年賊臣亂政的序幕。

董卓霸京師經(jīng)過分析

董卓因奉何進一紙詔書,帶領(lǐng)三千將士前往京師,助何進鏟除宦官勢力,然而卻遇上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好買賣。世人對這場政變中董卓入主京師的結(jié)局大有疑問,當時,京城中有外戚與宦官兩股勢力,京城郊外也不止董卓一支部隊駐扎,當時何進采取袁紹進言,借助外部勢力對抗宦官,同時寫了三封詔書分別寄給董卓、丁原以及喬瑁,命其三人派兵前往京師。

但最后護送少帝進京的肥差事竟落入了董卓手中,僅憑他區(qū)區(qū)三千人馬是怎么做到從狼群中全身而退的呢?首先,京城中何進意外被害,袁紹率其部眾進宮大開殺戒,此時京城中已群龍無首,亂成了一鍋粥,而少帝被宦官遣送出宮,誰都不知其下落。再者,董卓比同時駐扎于城外的丁原與喬瑁提前獲得消息,知曉京城中的狀況,迅速調(diào)整戰(zhàn)略,找尋少帝,奪得先機。最后,董卓力挽狂瀾,名正言順地護送少帝進京,憑借其一身的戾氣,無人能擋其穩(wěn)定中央政權(quán)的步伐,朝中原有的勢力早已分崩離析,人人難以自保,此時只能順從董卓,聽其調(diào)遣。

董卓廢少帝,立新帝,自任相國,步步為營,成為了東漢末年漢室霸主,有命中注定的巧合也有董卓自身的決絕與果敢,在混亂局面中懂得審時度勢,他與生俱來的王者霸氣更是助其一臂之力。

三國呂布為什么殺董卓

《三國演義》中將呂布刺殺董卓這一章節(jié)描繪的極為生動,以至于其中擁有閉月羞花之貌的貂蟬也被后人列為四大美人之一。然而這小說中故事仍然存在著較多疑問,待我們一一細數(shù)。

呂布殺害董卓,究其緣由,其中最為重要的人物非貂蟬莫屬,但貂蟬是否真有其人,此番疑問學界早有定論,貂蟬實屬小說中杜撰的人物,歷史上并未有其人。而呂布看上的到底是誰呢?在《三國志》中記載呂布常與董卓侍婢私通,可見貂蟬這一形象的原型僅為董卓府上的侍婢,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后才有美人計這一說法。那么呂布因紅顏刺殺董卓這一說法變不攻自破了。

那么此事件中第二個主要策劃人王允又起到了什么重用呢?王允成功策反呂布,為朝廷立下大功,而且呂布得手后提議與王允一同輔政,可見當時呂布對王允是相當信任的,呂布刺殺董卓一事聽信與王允也實屬事實,那么王允不是以他莫須有的一女貂蟬進言,又是通過什么方式勸動呂布的呢?

分析當時所處的情境,董卓在《資治通鑒》中記載道,其為人在進京前上為人所稱道,名聲不錯,但進京掌權(quán)后,本姓暴露,與呂布之間的關(guān)系也變得極為僵硬,經(jīng)常因為一些小事情,便要動手殺了呂布,因此呂布對董卓的反感也日益加深,后來因呂布與董卓府中侍婢私通恐怕被董卓發(fā)現(xiàn),更是日夜惶恐。當時董卓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人神共憤,相反司徒王允則以賢名遠揚,既然王允有意唆使呂布刺殺董卓,呂布所幸棄暗投明,將董卓殺害。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