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與屈原的不同點 但丁與屈原的差異性
但丁與屈原的不同點,阿利蓋利·但丁和屈原都可以稱得上是歷史中的著名詩人,他們不管在愛國情懷上,還是眾多作品上都十分的相似,對此大家是否了解過阿利蓋利·但丁和屈原的不同點呢?下面就讓小編來詳細介紹下吧,對此有興趣的可以進來看看。
阿利蓋利·但丁
但丁·阿利基耶里(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13世紀末意大利詩人,現(xiàn)代意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神曲》留名后世。
他被認為是意大利最偉大的詩人,也是西方最杰出的詩人之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xiàn)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約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國丹陽,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出身于楚宗室貴族,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志,志向遠大。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是“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者,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屈原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chuàng)的新時代。屈原還是楚國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吳起之后,在楚國另一個主張變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lián)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他創(chuàng)作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jīng)》并稱“風騷”,對后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但丁與屈原的不同點
通過對屈原和但丁及其作品的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作品的差異體現(xiàn)出東西方民族不同的社會歷史背景與文化心理的差異。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學由于時代、地域、環(huán)境的不同而體現(xiàn)出的特殊性,同時可以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其驚人的相似性。這對于我們理解世界文學的發(fā)展面貌及其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都具有重大的意義。以后的作家在進行創(chuàng)作的同時,可以吸取前人的創(chuàng)作方法,總結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教訓,在前人創(chuàng)作成就的基礎上,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文學的創(chuàng)作手法、風格面貌等,為促進世界文學的發(fā)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