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時期的宰相是誰 宋徽宗的一生經(jīng)歷介紹
宋徽宗趙佶,生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的第十一個兒子,宋哲宗的弟弟。絕對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皇帝,沒有治國之才,卻有極高的藝術(shù)造詣。他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在宋徽宗時期的宰相由于史料不全,數(shù)據(jù)不明確,大約有十二個。但受到宋徽宗重用的只有蔡京、李邦彥、王黼這三個宰相。
先說說蔡京,北宋權(quán)相之一、書法家,前后共四次擔(dān)任宰相一職,在職時間長達(dá)17年,四次沉浮恐怕也是古今第一人吧。要說這個人貪婪自用絕對不過分。隨著地位的升高,蔡京所領(lǐng)取的俸祿已然很多,但他并不知足,到處搜刮可以占為己有的財物。對司馬光等人十分厭惡,想著法子整他們,被發(fā)配流放或處以死刑的不在少數(shù)。即使被罷黜宰相一職,也有人從旁協(xié)助,東山再起,實屬歷史第一人。
李邦彥,人稱浪子宰相,他的宰相之位多是因為阿諛奉承充位,并沒有宰相才能。他有一點很聰明,喜歡和進(jìn)士交流游玩,不僅幫助他們添置物品還資助路費,于是李邦彥的名聲大大地流傳開來。他為人風(fēng)度翩翩,對于寫文章倒是有幾把刷子,思維也敏捷,但畢竟從小在市井之地長大,行為和愛好都有些粗鄙,自稱“李浪子”。在金人圍攻汴京之際,李邦彥屬于受降派,要求主動求和。但在歷史上他的地位卻僅僅低于蔡京。
王黼,北宋末年的宰相,口才出眾,但沒有什么真才實學(xué),只是更擅長阿諛諂媚。早年因為協(xié)助蔡京重新恢復(fù)宰相一職有功,便被升官至御史中丞。之后更是連超八階擔(dān)任宰相一職,如此速度乃是大宋開國以來都沒有過的第一人。
宋徽宗秾芳詩作品賞析
宋徽宗趙佶,一個充滿藝術(shù)才華的男子,拋開那個尊貴的一國之君身份,他可能是那些女子心目中所追求的夫君,只是生在帝王家,只能如此。話說,宋徽宗秾芳詩帖可以堪稱經(jīng)典,該字帖是宋徽宗趙佶40多歲時書寫的,不管是力道、氣勢還是字體本身的一些結(jié)構(gòu)都是上上之作,可以說是宋徽宗趙佶的第一詩帖。
宋徽宗秾芳詩帖中,整首詩所描繪的場景意境十分恬淡幽美,語言輕松自在?!邦伾G麗的花朵在綠葉中顯得愈發(fā)燦爛,靜靜地開在庭院中。清晨,花瓣上零星灑著幾顆露珠,晶瑩剔透,花兒竟然呈現(xiàn)嬌羞的姿態(tài)。夕陽下,晚霞的紅光將花兒照得格外柔弱,像要融化一般?!边@首詩的意境如此令人沉醉,可以看出宋徽宗趙佶在詩的創(chuàng)作方面卻有天賦。而針對宋徽宗秾芳詩帖的樣式,一共有20行,每行兩個大字??梢宰屓饲迩宄亓私馑位兆诿恳还P每一畫的走筆,字體本身的瀟灑飄逸,挺立俊俏的“瘦金體”讓人眼前一亮。陳邦彥后來也曾跋宋徽宗趙佶秾芳詩帖,“這幅字帖既像畫又是書法,在每一筆的筆墨中間游走,就像是散步在幽蘭從竹中,靜聽風(fēng)雨聲”。陳邦彥不僅是對宋徽宗趙佶秾芳詩帖進(jìn)行了稱贊,也對徽宗獨創(chuàng)“瘦金體”特點進(jìn)行了描述。
雖然看上去只有簡單的40個字,但是熟悉“瘦金體”的書法家都知道,瘦金體看上去簡單,但倘若是大寫的瘦金體,確實是有很大的難度。就這樣,宋徽宗趙佶秾芳詩帖成為中國歷史上瘦金第一詩帖。
宋徽宗是怎么當(dāng)上皇帝的
宋哲宗25歲就去世了,當(dāng)時他沒有子嗣,根據(jù)當(dāng)時父死子承,兄終弟繼的皇位繼承制,下一任皇帝只能從他兄弟之中選擇。宋神宗總共有十四個兒子,但在宋哲宗駕崩之前,有八位皇子已經(jīng)死了,而宋徽宗在此時受到了垂簾聽政的向太后的賞識,于是便成為了皇帝。
宋徽宗趙佶自幼就愛學(xué)習(xí)詩文,才華出眾。后來做了藩王之后,他也是每是堅持練字作畫,為人儒雅從容,風(fēng)流倜儻,很有學(xué)士之風(fēng)。宋哲宗死后,北宋王朝的君主成為當(dāng)時朝廷的大事,在剩下的幾個異母兄弟之中,他的學(xué)識和為人都還算出眾。他不像其他的藩王一樣,仗著王爺之位終日沉浸在聲色犬馬之中,不思進(jìn)取。而且他每日都會定時去慈寧宮給向太后請安,逗向太后的開心,在向太后的面前刷足了存在感。此外,他還與向太后的貼身侍婢鄭氏有一段不得不說的愛情故事。所以在眾大臣討論要立哪位王爺為皇帝之時,向太后一下了就想到了宋徽宗趙佶,認(rèn)為他是仁義孝悌之輩,并且還文采斐然,有治國之相,于是力排眾議扶持宋徽宗當(dāng)上了皇帝。
后人有說宋徽宗是肆意瀟灑之人,根本就不想做皇帝,只想與花鳥蟲魚作伴,每日寫字作畫。但也有人反對說宋徽宗是想當(dāng)皇帝的,否則他為什么每日跟向太后示好,為什么在他們要立他為皇帝的時候不拒絕。這些于現(xiàn)在而言都是無解之謎,如今的我們只需作好一名看客,至于真相如何就不要去探究了。
宋徽宗的一生經(jīng)歷
宋徽宗的一生可以說是錯位的一生,他是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愛好風(fēng)流,但是他的骨子里是文人的血液,他的文藝天賦很高,尤其以書畫出名。如今我們使用的“仿宋”字體,就是由他的瘦金體衍生而來的。
宋徽宗的一生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因才華繼位,以書畫傳世,因玩樂而喪國。按照當(dāng)時的社會傳統(tǒng)來說,宋徽宗是不可能有機會登上帝位的,但是不知是他命好還是命不好,他的哥哥哲宗死了,后繼無人。而在哲宗去世之前,他的好幾位兄長也都已經(jīng)不在了,而在剩下的眾位兄弟中,以他的才華最盛,品行最好,且在神宗的十幾個孩子里,宋徽宗趙佶與宋哲宗的關(guān)系最為要好,而他又深受當(dāng)時掌權(quán)的向太后的喜愛,于是就這樣他登上了帝位,成為北宋的第八位帝君。
他不是一個好皇帝,在政事的處理上懶散怠慢,他將所有的時間都用于書法繪畫之上,每日在書房之內(nèi)研習(xí)書法字體,繪畫技巧,欣賞眾多名士的書畫。在他長久的練習(xí)之下,他也寫的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畫,并且以書畫在中國書畫界留下了不錯的名聲。但是他太沉醉出這種極具文藝色彩的人生之中,忘記了他是一國之君,他身上承擔(dān)的不僅是他一人的喜惡,整個大宋百姓的生活都掌握在他的手上。但他沉迷書畫,不理政事,放任手下官員為虎作倀,欺壓百姓,直接導(dǎo)致了宋江等人的方臘起義。
方臘起義給北宋朝廷造成了不小的打擊,但他在宋江等人歸順后卻不思軍隊建設(shè),反之將宋江等人一一害死,軍中無人,整個北宋帝國在靖康之難中毀于一旦,而他最后也不得善終。
宋徽宗作品賞析
宋徽宗一生醉心于書畫,無心政治,這也讓他創(chuàng)作了很多經(jīng)典優(yōu)秀的藝術(shù)作品。從字畫上來看有《臘梅山禽圖》、《五色鸚鵡圖》、《芙蓉錦雞圖》、《紅蓼白鵝圖》、《池塘秋晚圖》、《柳鴉蘆雁》、《瑞鶴圖》、《溪山秋色圖》等,人物畫方面有《聽琴圖》、《文會圖》,山水畫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雪山歸棹圖》。
除此之外他還有一些臨摹的畫作,例如臨摹李昭道的《摘瓜圖》,張萱的《搗練圖》和《虢國夫人游春圖》等,這些還僅僅是書畫作品,徽宗還留下了一些天價的書法作品,比如瘦金體千字文,草書千字文等。這些作品中都凝結(jié)了徽宗一生的藝術(shù)修為。從有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徽宗的人生軌跡與大事件的發(fā)生。
徽宗生在文化氣氛濃重的北宋,出生之前他父皇神宗還曾夢到過歷史上另一名極具文化才氣的皇帝南唐李煜。這似乎就于是著徽宗將會在書畫領(lǐng)域大展拳腳,確實他也極具天賦,可惜的是他不是一個凡人,這樣他就會成為一個風(fēng)流才子。他作為一個帝王無論在書畫上有多大的成就,他在軍事政治經(jīng)濟上的毫無作為也會被人詬病,換句話說皇帝才是他的正職,書畫是副業(yè)。他是正值打了個醬油,副職干的風(fēng)生水起,對于世人來說,無論他有多少絕世的作品,他都是一個不合格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