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北宋文學(xué)家歐陽修介紹 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2017-03-17 13:27:5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人物檔案 姓名:歐陽修 字:永叔 號:醉翁、六一居士 別稱:歐陽永叔、醉翁、六一居士 謚號:文忠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北宋

人物檔案

姓名:歐陽修

字:永叔

號:醉翁、六一居士

別稱:歐陽永叔、醉翁、六一居士

謚號:文忠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北宋

出生地:綿州(四川省綿陽市)

出生時間:公元1007年

去世時間:公元1072年

官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兵部尚書

地位:“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成就:參與纂寫《新唐書》《五代史》 北宋古文運動的代表

主要作品:《醉翁亭記》、《秋聲賦》

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聞名后世的散文大家歐陽修在綿州出生,父親時任綿州軍事推官,三年后去世。歐陽修是家中獨子,父親去世后3歲的歐陽修因而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帶著他到湖北隨州去投奔?xì)W陽修的叔叔,歐陽修的叔叔家里也不富裕,雖然能幫襯這孤兒寡母一二,但再多的也就沒有了。好在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大家出身,受過教育,因此從小就重視對歐陽修的培養(yǎng),這才沒有讓當(dāng)時的文壇損失一位大星。

歐陽修自幼聰慧,喜讀詩書,加之母親的嚴(yán)格教導(dǎo),小小年紀(jì)就成就顯著,少年習(xí)作詩賦文章,文筆老練,有如成人。

長大后,歐陽修自然而然的走上了科舉的道路。他一生參加了三次科舉考試,前兩次分別是天圣元年和天圣四年,兩次參加科舉都意外落榜。一直到有一個三年后的天圣七年,才高中進(jìn)士。

進(jìn)士及第后,歐陽修被授任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充任西京留守推官。人生三大喜事: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放榜之時,歐陽修便完成了人生的三大喜事。剛剛進(jìn)士及第,其恩師胥偃便招其為婿,天圣九年在東武縣迎娶新娘胥氏。

年輕時候的歐陽修在吳越忠懿王錢俶之子、西京留守錢惟演手下當(dāng)官,受到錢惟演優(yōu)待。錢惟演不僅不讓他們這群年輕文人處理雜事,反而鼓勵他們出游,甚至出資贊助。游山玩水的同時,這幾位文人常在一起吟詩作賦,討論文章。所以在這一段時間的歐陽修生活是富足而安逸的,同時歐陽修崇尚古風(fēng)的散文題材,也是在這個時期奠定的。

歐陽修在后期的官場中卻是一波三折,基本上處于貶謫—回京重用—再貶謫—再回京重用的循環(huán)中。不過他最終還是做到了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兵部尚書等重要位置。

歐陽修是北宋政治家,同時也是一位文學(xué)大家,詩詞歌賦、散文都有極高的成就,特別是歐陽修的散文,可以說是一掃當(dāng)時宋朝文壇靡靡文風(fēng),引領(lǐng)出一時清新自然的復(fù)古文風(fēng)。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除此之外,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晚年渴望遠(yuǎn)離官場,辭官而歸,最后定居潁州。熙寧五年,歐陽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歲。八月,獲贈太子太師。后定謚號“文忠”,特贈太尉,加贈太師,追封康國公、兗國公、秦國公、楚國公。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