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妻子給孩子喂奶竟然是要收“費”的
古人說,老婆似衣服,兄弟如手足。今天看來有些不大對頭,老婆應該是債主才對。最近有則新聞整個兒得把人雷懵,說有個妻子生了小孩,突然“掉錢眼里了”,向丈夫提出,給孩子喂奶必須收費。收哪些費?多了去了,諸如生活費、洗衣費、營養(yǎng)費、月嫂錢、生育獎金、減肥費等等,不由使男人感嘆: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小孩喝奶得花錢了。
權(quán)當談資吧,一種婚姻意象而已,反正夫妻之間的事兒,總歸是個糊涂賬,老婆再怎么算計,老公的肥水也沒流入外人田,肉還是爛在自家鍋里的。實際上,關(guān)于女性家庭勞動之價值化的討論,也并非始于今日,古代女性早已覺悟了,她們給孩子喂奶也收費,只不過,收取的不是銀子,而是通過創(chuàng)造、解釋、甚至“操縱”,向老公收取最佳的生存狀況。趙炎以為,這種覺悟和實踐比較質(zhì)樸,雖不無理取鬧,卻同樣有所圖,且滿足感似乎還不錯。不怕虎一樣的敵人,就怕冰一樣的老公。這大概是女人的共怕?,F(xiàn)在的女人還好一些,老公如果是冰,她們會毫不猶豫把老公擱冰箱里。古代女人就沒這么牛了,這么清新脫俗的牛皮,她們可不敢吹,也吹不了,老公如果對自己不好,那惡夢只能做到自然醒,不去努力改善,這一輩子基本就都是黑夜了。
努力鍛煉肚皮,生育的收“費”。
古代女人靠生孩子,特別是男孩子,而得到丈夫的愛和家族的尊敬,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犊兹笘|南飛》里的劉蘭芝,若是肚子爭氣,恐怕不會鬧出婚姻悲劇;陸游的前妻唐婉也一樣,連個孩子也生不出,也難怪婆婆揮舞鋤頭大挖墻腳?!稐罴覍ⅰ防锏哪俏毁芴瑸楹文茉诩依锿饷妗叭挝倚小??肚子牛啊,生了七個兒子,兩個女兒,且個個出類拔萃,楊繼業(yè)還有什么理由不把她當上帝?
南宋高宗趙構(gòu)的母親韋氏,在宋徽宗的后宮當侍女,破鼓任人捶了好多年,后來得到姐妹喬氏的舉薦,跟宋徽宗“快樂”了一回,創(chuàng)造出了趙構(gòu)。她倒是沒敢跟宋徽宗要喂奶費,但宋徽宗也沒虧待她,崇寧末封了平昌郡君,大觀初進為婕妤,后又升為婉容,進封龍德宮賢妃。有的時候,在大老婆和小老婆之間,也存在肚皮之爭,不怕被人利用,就怕你肚皮沒用。比如宋哲宗的孟皇后和劉貴妃之間有矛盾,但孟皇后未能生育,而劉妃卻生了個男孩。宋哲宗頭暈了,終于明白什么叫“愛情”,喂奶費當然是不會給的,但皇后的位置還是可以換人的。于是,孟皇后被廢,劉皇后上位。
所以,對古代女人來說,雞蛋碰不了石頭,收喂奶費絕對是不行的,但肚皮卻可以把石頭變成金磚。給孩子喂奶,把孩子養(yǎng)活,收的好境遇。古代女人順產(chǎn)孩子不容易,養(yǎng)活孩子更不容易,嬰幼兒夭折率頗高,這跟科技水平與生活水準的落后有關(guān),而跟丈夫給不給喂奶費沒啥關(guān)系。在今天,趙炎甚至連身邊的兩個女人之間的對話也聽不全,更別說想尋找到古代女人關(guān)于孩子的私房話的記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能夠存活下來的孩子,對于任何一位母親來說,都是人生目標的體現(xiàn),是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
把孩子養(yǎng)活,古代女人有一個比較嚴肅的解釋,那就是幫助老公傳宗接代、延續(xù)香火,因此,她們是有理由“收費”的。但在一個以男性為中心的文化環(huán)境里,收費的話絕無可能說出口,那就不說,穿丈夫的鞋,走自己的路,努力把孩子喂大,反正孩子就是自己的將來。在歷史上,有許多母親因為養(yǎng)活了孩子,利用一部分大眾文化而滿足了自己的利益(這個說法跟人倫無關(guān),大家別誤解),從而改善了自己的生存境遇。如唐代郭愛就跟母親聯(lián)手叫板父親郭子儀,為母親爭取到在郭家的核心地位;宋神宗的準岳母早年與人私奔,含辛茹苦把女兒養(yǎng)活,后來女兒做了貴妃,還生下了宋哲宗,母親做了皇外婆;明代的海瑞侍母至孝,母親獲得長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