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名將謝艾 書生領(lǐng)兵三次大敗中原胡軍
五胡十六國之時,今天的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的涼州地區(qū)先后出現(xiàn)了前涼、后涼、南涼、北涼、西涼五個小國,但地處偏遠,大都只是中原霸主的配角,每當北方統(tǒng)一或有霸者出現(xiàn)時,一旦大軍西進,涼州的小國往往難逃降滅的厄運。然而在前涼,卻出現(xiàn)了一位三次大敗中原五胡大軍的名將謝艾。當時正值兩晉之間,中原各地為胡騎所蹂躪,晉室與大士族紛紛南遷,在北方,只有漢族張氏掌控的涼州長期未受外族侵入而保全下來,同時大批關(guān)中士族也涌入涼州避亂。在這樣的背景下,涼州的學術(shù)文化顯得異常的繁榮,出現(xiàn)了宋纖等一代大儒,而謝艾,在成名之前也是一名儒生,謝艾為涼州人士,但出身一般,不是像索、宋、張、辛那樣的世代西涼州大士族,這樣的出身,要入仕,一般只有軍功和儒術(shù)兩條路,而在涼州軍以往的戰(zhàn)史上亦不見有謝艾的之名,所以謝艾是以儒學入仕,在張重華執(zhí)政時位至主簿。公元346年之前,謝艾一直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公元346年,殘暴的后趙(羯人)石虎已平定了北方大部,此時涼州的皇帝張駿新亡,十六歲的張重華剛剛繼立。石虎乘此機會以將軍麻秋為涼州刺史攻入涼州,連下武街、金城,兵鋒直指姑臧,而涼州統(tǒng)領(lǐng)全軍的大將裴恒卻列陣于廣武,逗留不進,形勢并不容樂觀。這時戲劇性的一幕出現(xiàn)了,涼州司馬張耽言于小皇帝重華曰:“國之存亡在兵,兵之勝敗在將。今議者舉將,多推宿舊。夫韓信之舉,非舊德也。蓋明主之舉,舉無常人,才之所堪,則授以大事。今強寇在境,諸將不進,人情危懼。主簿謝艾,兼資文武,可用以御趙?!边@仿佛是蕭何薦韓信一幕的重現(xiàn),謝艾,涼州的韓信從此出現(xiàn)在歷史的舞臺前。《資治通鑒·卷九十七》:“重華召艾,問以方略;艾愿請兵七千人,必破趙以報?!薄稌x書·列傳第五十六》:“重華召艾,問以討寇方略。艾曰:‘昔耿弇不欲以賊遺君父,黃權(quán)愿以萬人當寇。乞假臣兵七千,為殿下吞王擢、麻秋等?!?/P>
古之趙括,紙上談兵之時豪氣也不過如此,但終淪為天下笑柄,在當時人眼里,同樣是書生,一直名不見經(jīng)傳的謝艾的名氣大概還不如趙括。此時的張重華,年僅十六歲,談不上什么英明睿智,完全是以情緒好惡來處理問題,而他余下的生命里,也一直都是這樣。不妨試想一下他的心情,大敵當前形勢危急,而本部諸軍卻未采取積極形動,這足以令他坐立不安,而張耽頗有道理的諫言和謝艾豪氣干云的應對,足以使他下了一個令自己興奮的決定:“以(謝)艾為中堅將軍,配步騎五千擊(麻)秋?!痹谌魏稳丝磥?,這都是在押寶,不過張重華押寶也有謹慎的一點,謝艾要兵七千,他只給了步騎五千,大概張重華自己對謝艾也沒多大信心吧。碰上這樣一個主君,是謝艾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不過書生拜將,也可傳為佳話了。
一捷:廣武之戰(zhàn)
謝艾出兵之時,有兩只梟鳥(烏鴉)在他的牙帳中夜鳴。梟鳥鳴叫,是要死人的預兆,又是在謝艾的牙帳鳴叫,一般人都會覺得此次出陣兇多吉少,再沒有比這更令士兵沮喪的事了。謝艾對此卻說:“梟,邀也,六博(骰子)得梟者勝。今梟鳴牙中,克敵之兆?!边@樣的解釋,是很牽強的,但一定程度上也鼓舞了士氣。從此事也隱約可見謝艾的臨變不驚的大將風度了。“于是進戰(zhàn),大破之,斬首五千級?!碑敃r的后趙軍與裴恒對壘于廣武相持不下,這一幕又與項羽在秦趙對壘巨鹿何其類似,時間長了,雙方都會生懈怠,這時謝艾的五千銳卒,應該是采取突襲并收到了奇效,加上裴恒軍的呼應,所以有斬首五千級之巨。這便是謝艾的初戰(zhàn),此戰(zhàn)過后,后趙軍暫時停止攻勢,大喜之下的張重華立封謝艾為福祿伯,福祿為地名,是漢時的酒泉郡治,張重華的祖父張寔就被封過福祿縣侯,由此也可見謝艾所受的待遇之隆。然而隨后不久,“諸寵貴惡其賢,共毀譖之,乃出為酒泉太守。”在這些寵貴中,我們大概也可見到張重華的庶長兄、后來篡位為王的張祚的身影。
二捷:長最之戰(zhàn)
第二年347年,即晉永和三年,謝艾被貶酒泉后,后趙軍又開始攻略涼州,先下大夏城,《通鑒·卷九十七》上就記作“石虎復遣征西將軍孫伏都、將軍劉渾帥步騎二萬會麻秋軍,長驅(qū)濟河,擊張重華,遂城長最。”《晉書·石虎傳》:“季龍(石虎)又以孫伏都為征西將軍,與麻秋率步騎三萬長驅(qū)濟河,且城長最?!薄稌x書·張重華傳》:“重華以謝艾為使持節(jié)、軍師將軍、率步騎三萬,進軍臨河。麻秋以三萬眾拒之?!贝藨?zhàn)是謝艾一生中最經(jīng)典的一戰(zhàn),當時謝艾乘軺車,戴白窺,鳴鼓而行。一代名將陳慶之、韋睿作戰(zhàn)時大約也是這樣的,但謝艾比他們早了很多年。麻秋見狀大怒,曰:“艾年少書生,冠服如此,輕我也?!庇谑橇⒚Ш陂谬報J軍向謝艾突擊,其聲勢之洶洶,使得謝艾身邊的人都亂成一團,有人甚至勸謝艾騎上馬以便于逃跑。謝艾卻下車坐到胡床上,指揮若定,趙軍看到他這樣鎮(zhèn)定還以為是有伏兵,反而猶豫起來,不敢再前突了,這時謝艾手下部將張瑁已奉命沿河而上繞到趙軍背后進行了掩襲,趙軍頓時大亂,謝艾乘此機會大舉進擊,前后夾攻,遂大敗趙軍,“斬麻秋將杜勛、汲魚,俘斬一萬三千級,麻秋單馬奔大夏?!痹诼榍锉乘疄殛嚨那疤嵯?,淹死的人也應該不在少數(shù),所以麻秋出兵時有三萬人,最后卻單人匹馬逃回大夏城?!爸厝A論功,以謝艾為太府左長史,進封福祿縣伯,邑五千戶,帛八千匹?!?《晉書·張重華傳》:麻秋退保大夏,謂諸將曰:“我用兵于五都之間,攻城略地,往無不捷。及登秦隴,謂有征無戰(zhàn)。豈悟南襲仇池,破軍殺將;筑城長最,匹馬不歸;及攻此城,傷兵挫銳。殆天所贊,非人力也?!?/P>
三捷:枹罕之戰(zhàn)
隨后麻秋以所有兵力圍攻黃河以南的枹罕城,卻遭到守將的重挫。為麻秋與謝艾的最后一戰(zhàn)。長最之戰(zhàn)中麻秋的三萬人匹馬不歸,隨后麻秋集結(jié)黃河以南的兵力,大約有八萬余人圍攻枹罕卻受到大挫,在此情況下,“季龍(石虎)復遣其將劉渾等率步騎二萬會之?!保ā稌x書·張重華》)隨后,“麻秋又襲張重華將張瑁于河陜,敗之,斬首三千余級。枹罕護軍李逵率眾七千降于季龍。自河以南,氐羌皆降。”(《晉書·石虎傳》)。張瑁即長最之戰(zhàn)的功臣之一,乘長最之勝的追擊作戰(zhàn),卻敗于河陜,隨后久圍不下的枹罕城終于落入麻秋手中,“麻秋又據(jù)枹罕,有眾十二萬,進屯河內(nèi),遣王擢略地晉興、廣武,越洪池嶺,至于曲柳,姑臧大震。”(《晉書·張重華傳》)。麻秋再一次兵威大盛,于是張重華“以謝艾為使持節(jié)、都督征討諸軍事、行衛(wèi)將軍,索遐為軍正將軍,率步騎二萬距之?!贝藭r的張重華對謝艾已是心服口服,放心的委以全軍之重,謝艾果然不負眾望,在神鳥打敗麻秋軍的前鋒王擢,使得后趙軍退回到黃河以南,隨后謝艾順路討伐了叛變的斯骨真萬余落,斬首千余,俘擒二千八百,獲牛羊十余萬頭。至此,謝艾的軍事生涯達到了頂鋒。而麻秋雖依然據(jù)有枹罕,帶甲十余萬,卻再無北襲涼州之膽。再說說作為謝艾與前涼的對手的麻秋,并不是無能之輩,《太平廣記·酷暴》載:“后趙石勒將麻秋者,太原胡人也,性虓險鴆毒。有兒啼,母輒恐之麻胡來,啼聲絕。至今以為故事?!贝蟾攀呛罹耙活惖娜宋铮彩呛筅w為數(shù)不多的幾員異姓大將之一,從他的自敘也可見其戰(zhàn)績非凡:“我用兵于五都之間,攻城略地,往無不捷?!彼允⒉砰L年委之以十幾萬大軍征西之重任。事實上,麻秋也長期使前涼處在恐慌之中,直到謝艾的出現(xiàn)。后來后趙滅亡,麻秋降于苻氏氐族勢力(也就是前秦的前身),不久毒殺了大名頂頂?shù)那扒刂孳藓?,反,卻死于苻洪之子苻健,這與后來侯景之事又是何其類似,這樣一個狠角色和優(yōu)勢兵力,卻屢敗于謝艾之手,稱謝艾為一代名將,也絕不為過吧。神鳥之戰(zhàn)過后,謝艾得到張重華重任,卻被張祚與內(nèi)侍趙長讒害,再一次遷任酒泉太守。這一次遷任,大約有八年。謝艾在酒泉,也是頗有作為的,據(jù)《河西舊事》載:“福祿(今天的酒泉)城謝艾筑,城下有金泉,味如酒,故名酒泉。”謝艾還創(chuàng)建了酒泉的鐘鼓樓,作巡邏、報時、防寇報警之用,現(xiàn)在酒泉仍存此樓,不過是清光緒年間重建的。從這些我們都可以看到謝艾雖被貶偏遠卻依舊不減的壯志雄心和保家為國的忠義之氣。同時,謝艾才兼文武,作為儒者出身,他的文章在當時也是為人們稱頌的,史載謝艾通《春秋》,他的奏疏被《文心雕龍》提到過,《隋書·經(jīng)籍志》也著錄過他的文集。張重華在位八年而亡,而后暴虐的張祚篡位稱王,不久謝艾就被張祚誘殺了。一代名將,值此紛亂之世,處此偏遠之地,逢此暴虐之君,縱有滿腹韜略,也只能空嘆枉然。從此以后,前涼內(nèi)亂迭起,再無經(jīng)國之大將,二十年后為前秦所滅。謝艾以書生拜將,年紀最多在三十左右,經(jīng)歷了風云變換的八年,被害死時大概還不到四十,實在令人嘆息。假使謝艾多活二十年,前涼恐怕就不會那么容易被滅掉了。掩卷而思,悵嘆不已,正是:五涼烽煙皆散盡,至今猶見謝艾樓。謝艾大概和謝玄差不多的時代,出身雖不同,卻同為名將,也是和前秦作戰(zhàn)多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