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丹”與“人丹” 仁丹最初指的是種藥物
小時候,我們在東北的一些街道墻上常見用藍白兩色寫的"仁丹"。大人說,這是日本鬼子畫的暗號:標志這條路是死路還是通路。后來,知道這并不是傳說而是真的。
仁丹本是一種藥,曾在日本風靡一時。
甲午戰(zhàn)爭后,日本人占領了我國臺灣。為了避暑,臺灣人早就學會了用月桃種子"砂仁"制造清涼解暑藥。一個叫森下博的日本軍人,從臺灣當?shù)鼐用衲莾簩W到了這種制作方法,回日本后,求教藥劑師及漢學家,制成了仁丹。仁丹的成分為甘草、阿仙藥、桂皮、茴香、生姜、丁香、益智、縮砂、木香、薄荷腦、龍腦、甘草、芳香性精油。其中縮砂就是砂仁。
這種藥取名"仁丹"。取名的日本人認為,取"丹"字,可以兼容道家煉丹兼修身養(yǎng)性的形象;取"仁"字,所謂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深入東亞民族人心。1905年,仁丹出籠問世,在日本一路暢銷,甚至占據(jù)了中國市場。
1907年,上??偵虝娙珖?,號召開展抵制日貨的反日愛國運動,一呼百應,各地商家拒絕日貨,日本貨在中國遭受滅頂之災,然而,仁丹仍然盤踞在中國市場。
中醫(yī)出身的上海商人黃楚九對日本仁丹在中國大地橫行義憤填膺,決心反擊仁丹。
1909年黃楚九得到叫做"諸葛行軍散"的古方,同時參考自己祖?zhèn)鞯?七十二癥方",反復研制,終于研制出新的方劑,做成小粒藥丸,取名為"人丹"。
人丹寓意以人為本。人丹因為含有桔梗、樟腦、小茴香等,保健脾胃的功能更強一些,比仁丹好。為了生產(chǎn)人丹,黃楚九還組建了一個"龍虎公司"。
人丹上市后,黃楚九大力宣傳,凡是貼著仁丹廣告的地方,都貼上醒目的人丹廣告,人丹、仁丹展開大競銷。日本人自然不甘示弱,日本人想出鬼點子,在仁丹廣告及說明書上用了中文、英文、蒙文、滿文、藏文、回文等六種文字,但是怎么折騰,日本仁丹還是漸漸落敗。
日本人眼看人丹要將仁丹打敗,便控告人丹是"冒牌"、"侵權",要求中國政府勒令停產(chǎn)。黃楚九聘請上海著名大律師,與日商打起了官司。官司一直打到北京最高法院機關,到1927年才作出終審裁決,判定人丹與仁丹各不相干,可以同時在市場上銷售。
訴訟讓黃楚九損失10萬余元,但"人丹"的名聲從此擴大,銷路大增。這場官司的勝訴,給中國人出了一口惡氣。
當時在我國城市和鄉(xiāng)村的墻上涂畫著一幅舊式軍人半身像的仁丹廣告,其實,這是日本侵略軍的路標。它的奧秘就在那兩撇八字胡上:當兩撇胡子微微上翹時,說明此路暢通無阻;當胡子的左角下垂時,說明左轉(zhuǎn)不通;當胡子的右角下垂時,說明右轉(zhuǎn)不通;當胡子的兩角都下垂時,就是死路一條。侵略中國之前,日本鬼子就在中國大街小巷畫滿了"仁丹"。侵華戰(zhàn)爭中,日本鬼子就是在這種廣告的指引下,走街串巷,大肆搜捕中國軍民的。
日本鬼子的這一陰謀,不久就被中國軍民識破。鬼子到來前,中國人把墻上的仁丹胡子重新畫一下,與原來的標志相反了。這樣日軍來時,照著仁丹胡子的指向,結(jié)果迷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