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商亡與紂王和妲己畸形愛情有關(guān) 商紂王亡國始末

2016-11-25 15:23:5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商朝的衰落,自然有它的走向。亡國君帝辛也就是商紂王,真的在這段商的歷史上顯得如此不體面,尷尬地將王朝落幕了。而許多人將這件事歸功于

商朝的衰落,自然有它的走向。亡國君帝辛也就是商紂王,真的在這段商的歷史上顯得如此不體面,尷尬地將王朝落幕了。而許多人將這件事歸功于他的妖后妲己身上,尤其是《封神演義》中的大力譴責,與狐相提并論,唾延千年。不過一個巴掌也拍不響,而紂王和妲己的搭配,卻更像一個原始的屠宰場,不但殺雞給了猴看,表面上像是那么假惺惺做了一回事,但是同樣也得到了一些周圍人的膽寒以及憤怒,導致事態(tài)朝著他們不利的方向發(fā)展,直至亡國。

(一) 帝辛所處的政治環(huán)境

商朝的“武丁中興”后這種興盛并沒有繼續(xù),祖甲以后國內(nèi)開始沒落。一沒落,很多百姓就吃不上飯,于是有了許多反叛的情緒。而這種情緒主要集中在帝乙和帝辛的統(tǒng)治時期,東南方的諸侯們紛紛反叛起來,而帝辛不得不出兵征討萊夷。

可以看出這種反叛,根源就是商朝的沒落。百姓的生活質(zhì)量不高了,就容易激發(fā)各種矛盾,這時候的人們是難管的。農(nóng)民不下地種田,工人不務(wù)工,貴族與奴隸的艱苦較量,致使這個時代終究要變成一個,要么惡貫滿盈,要么食不果腹的不安分時期。這樣看來帝辛,在這樣祖宗們順延的基業(yè)下再創(chuàng)佳業(yè),多少會有困難。如果遇到一個非常明智,能統(tǒng)大局的君主,恐怕還不至于落得個兵荒國破的地步。但是這種艱難的環(huán)境,卻客觀的存在著。

(二) 性格決定了一切

帝辛是什么樣的一個人,為什么他會成為商王朝的亡國君?讓后給給起個叫紂王的謚號,來解釋他惡貫滿盈的一生。亡國這事,總會讓許多人悲憫,同時也會讓許多人興奮。但是,帝辛并不是生出來,就是為了亡國來的。他也很想擴大祖宗的基業(yè)興盛一時,同樣這是任何一個帝王腦海里想的事。而他的亡國,遭受的罵名,卻讓幾千年來記憶猶新。尤其感謝《封神演義》的成書,讓世人知道紂王和妲己這兩位兇狠的兩口子。

難道帝辛昏庸得真的一點不是?其實不然,帝辛這位國君,卻是一支績優(yōu)股,高富帥的代表。少年時,他就東下戰(zhàn)萊夷,披荊斬棘,展現(xiàn)的是一位年輕勇士的作風。親自帶兵攻打南方九苗,將商的范圍擴大到了東海以及長江等地。這種英勇擴大了疆域,穩(wěn)定安民,不過古時的生產(chǎn)技術(shù)的低下,必定也會導致戰(zhàn)后經(jīng)濟的不穩(wěn)定性。這位帝辛的國君,非要形容他的英勇,那就是傳奇中西方的圣騎士了,或者更像一個十足的白馬王子。自身的優(yōu)勢,以及王位的推崇,必定會使這位國君有種高傲的性格,但這種性格是可怕的,他不但具有傲骨,同時更有傲氣,或者略加貶義地形容,還帶著些許自戀。這些性格或許,都不能足以說明他就是亡國君的可能,但是他的性格卻迎合了亡國的步伐。為什么這樣說,那就是這種性格的盛氣凌人招致的。

人沒有完美的,他也是一樣,卻擁有了一名當君主的致命弱點,那就是貪戀酒色。你會想到這樣盛氣凌人的君主,他的女人必定也和其他的女人不一樣,可以說為了心愛的人,寧愿摘星星摘月亮。恰巧,這位女人就是生下來,迎合帝辛的缺點的人。兩人的結(jié)合,仿佛就是一個“天作之和”,和的是無底線暴虐,一個屠宰場的開設(shè),二人的皮肉關(guān)系,便是里面血腥的屠夫。

(三)制造畸形浪漫釀成禍端

這位妲己自然是傾國容貌,迷倒萬千之人,帝辛自然也沒逃脫她的美色。而宮中能和妲己爭寵的卻捉襟見肘,她便成為帝辛唯一寵幸的人。優(yōu)秀的英勇少年沾惹到了妲己,心中的愛火熊熊燃燒。曾經(jīng)妲己被送入宮中,嫁到叫傳說帝王的人,自覺是非常不開心,非常沒趣的如養(yǎng)老院的一生。而這位姑娘倒不是人們想象中,人面獸心,最初的她卻也和那些貌美女子一樣奇貌端莊,嬌艷動人。但她卻做夢也沒想到,這位君主居然讓自己迷得神魂顛倒。而帝辛卻是一個十足浪漫的男人,不管花費多大代價,也要讓他的女人得到天下女人沒有的待遇和榮耀,那么這份特殊,同樣也就得有一個相當大的代價付出。

那時的帝辛,修筑許多亭臺高閣,觀賞優(yōu)美景色,建造酒池肉林,大口喝酒享樂的同時,還要看青年男女們赤身裸跑。雖然古今形態(tài)上不一樣,但是他們都屬于一種奢侈的高消費。假如商人高消費,他無非就要靠自身的本事來賺取大量金錢,而君王高消費,買單的可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血汗,這點是一點不假的。要維持這種高消費,畸形的浪漫,那就得廣納糧,嚴苛稅。一個君主要是給百姓們嘴里送糧食,他們肯定會夸贊你的好,國泰安康;要是從百姓們嘴里扣糧食,那么他們會一次次地被激怒。

正史上記載,帝辛投妲己其所好,荒淫無度。但可怕的是耳根子卻又發(fā)軟,對妲己言聽計從,也有旁人在勸慰。帝辛是個居功自傲的人,不允許自己的臣子不聽自己的話,甚至多少有些剛愎自用,不聽從別人的勸言。為了自己專橫的政治,誰要敢不聽從就嚴加管教,工具是妲己創(chuàng)意的“炮烙酷刑”。也是這個屠宰場的核心工具,橫放這一個又粗又長的銅柱子,在下面燒著紅紅的火炭,等燒紅了,就逼人跑上去,沒走上幾步,就跌落火海,想必那地獄的火海也不過如此。這樣的做法,無非就是殺雞給猴看,勸諫的人也都是良苦用心,但他不懂得忠言逆耳的道理,二人的屠宰場又上演了殺比干,囚箕子的慘戲,讓人痛心不已。按照自己的殘暴方式一味地鎮(zhèn)壓,讓人們對他起到了恐懼之心,也產(chǎn)生可更加憤怒之心。

雖然商的滅亡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的因素,如東戰(zhàn)萊夷造成國立虧空的說法,和西周的政變讓帝辛多少會措手不及,還有罪狀說帝辛任用賤民為官,侮辱貴族,實說卻也是矛盾的激發(fā)。但客觀因素總不能成為失敗的決定因素,而主觀失敗的迎合促成了這樁交易,失敗與愛情充斥的畸形浪漫,成為民不聊生的導火索。百姓怒,同樣諸侯,臣子們也會被鎮(zhèn)壓得喘不過氣來。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帝辛堅信自己的思想,但這種極端地爆發(fā),卻使身邊的人極度地吃不消。這種鎮(zhèn)壓終歸是短暫的,于是那個曾經(jīng)被他關(guān)押的西伯侯姬昌,由于修德養(yǎng)善,得到了當?shù)厝藗兊膿泶?,部族也逐漸強大起來。他廣納賢良,聘請姜尚輔政,與諸侯們結(jié)交,形成了一股新的強大勢力。而帝辛在他殘暴的政治下,把諸侯的心傷的七零八落,已經(jīng)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了。這樣的形式很明顯了,等到姬昌去世后,他的兒子姬發(fā)公然帶兵伐紂,最后帝辛逃回朝歌,但姬發(fā)的兵已經(jīng)兵臨城下了,他只好縱火結(jié)束了自己高傲的一生,即使再多的不應(yīng)該,再多的一個巴掌拍不響,也結(jié)束了一個曾經(jīng)輝煌的時代。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