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條約對中國有什么影響?如何評價辛丑條約
歷史評價
1901年9月7日,李鴻章代表大清國與11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文件上,李鴻章將“李鴻章”三個字簽成了“肅”字的模樣,這三個字擠在一起,即虛弱無力,又辛酸悲苦。很明顯,李鴻章在此時想的是以自己在朝廷受封的身份“肅毅伯”來落下這個恥辱的款。悲慟欲絕的李鴻章在簽字回來后,再一次大口大口地吐血。醫(yī)生診斷為:胃血管破裂。
李鴻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
臣等伏查近數(shù)十年內(nèi),每有一次構(gòu)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chuàng)深痛劇,薄海驚心。
無法想像就要離世的李鴻章在寫下“必多一次吃虧”這幾個字時會是什么心情。李鴻章畢生致力的“外修和好,內(nèi)圖富強”的愿望,到了生命的邊緣階段,算是徹底碎如齏粉了。
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在北京賢良寺魂飛魄散。死之前,已經(jīng)穿上壽衣臥于病榻上的李鴻章忽然睜大眼睛,嘴唇喃喃顫動,兩行清淚緩緩滾出。匆忙趕來的老部下周馥痛哭道:“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經(jīng)手未了事,我輩可以辦了,請放心去罷!”李鴻章“忽目張口動,欲語淚流”。周馥“以手抹其目,且抹且呼”,其目遂瞑,須臾氣絕。終年78歲。
《辛丑條約》的影響:
《辛丑條約》是列強加給中國的空前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列強勒索了巨額賠款,加劇了中國的貧困和經(jīng)濟衰敗;外國軍隊長期駐扎在中國的戰(zhàn)略要地,嚴重破壞了中國的主權(quán)完整和國防安全;設(shè)置特殊性質(zhì)的使館區(qū),以武力為后盾的公使團,開始凌駕于清政府之上;改變清政府外交機構(gòu)的地位,更加強了列強向中國勒索、發(fā)號施令的權(quán)利;嚴厲“懲兇”以及為德公使建立牌坊等,極大地損害了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禁止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企圖永遠奴役中國人民。這個條約的訂立,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