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中砸死秦武王嬴蕩的“九鼎”到底有多重
近期熱播的《羋月傳》中,宋丹丹兒子被砸死,哦不,宋丹丹兒子飾演的秦武王嬴蕩被砸死的戲份讓大家頗有討論的熱情,就是那個胖胖的“羋姝”的兒子。
他叫嬴蕩,雖然聽起來很搞笑,但也是有大寓意的。因為他們家族的愿望是要平六國。作為嫡子,他很小的時候便已是秦國太子。在他20歲時,他成了秦國大王,帶領(lǐng)這個東方六國視如虎狼的國家,重新起航。為了不負眾人期待,也不辱沒這個蕩字,在他的領(lǐng)導(dǎo)下:平蜀叛亂、攻取宜陽、南攻楚國。拿下宜陽的這一年,他23歲。因為高興,他來到宜陽巡視并順便去了趟洛陽,實地探訪下周王室。
在洛陽,他看到了傳說中的九鼎。其中代表大秦的雍州之鼎讓他很是心動,便要帶回咸陽去。守鼎的人當(dāng)然不樂意,告訴他想帶也不行,因為沒人能舉動。作為舉重發(fā)燒友,聽到如此質(zhì)疑,肯定不愿被打臉。他先是令手下進行嘗試,只有一個人將鼎舉到離地半尺。這時的他,技癢難耐又有些不服,便親身給大家示范什么叫大力士。萬萬沒想到,突然的力碣,大鼎砸了下來,他的脛骨應(yīng)聲而斷,血流不止,半日后氣絕而亡,這就樣,給世間留下一個啼笑皆非的背影。史書上稱他為“秦武烈王”。
那問題來了,秦武王舉的是多重的鼎?
這個問題,其實兩千多年前,楚莊王就問過了。楚莊王攻打陸渾之戎,一路追擊到周王室控制的疆域,周定王派王孫滿去慰勞楚軍,楚莊王就打聽九鼎有多重。九鼎傳說是夏商周這么一路傳下來的,問鼎就是想取而代之了,就是所謂的“鼎革”。王孫滿也聰明,說“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莊王也就灰溜溜撤兵回去了。就這樣,本來后世的我們有機會知道這鼎有多重的,就因為王孫滿這一小聰明,變成沒機會了。當(dāng)然,鼎的輕重,應(yīng)該也是周王所掌握的,王孫滿這級別的,恐怕他也不知道到底有多重,但是又不能在楚王面前直接說不知道,還要把楚王的野心打回去,所以才有那番話。
龍文赤鼎,據(jù)說就是九鼎之一,據(jù)說而已,未嘗親見。商代的很多鼎上就有夔龍紋,所以有龍紋的,未必就是九鼎之一。當(dāng)然也許龍紋赤鼎就是九鼎之一,剩下的也許叫龍紋青鼎、龍紋藍鼎、云紋赤鼎之類。三種紋,各配三原色。
按舉重運動中的抓舉世界紀(jì)錄,也就是214公斤,挺舉,前幾天出了新的世界紀(jì)錄,264公斤。秦武王舉鼎,看怎么舉了,算抓舉,不會超過214公斤,算挺舉,不會超過264公斤。一是鼎畢竟不是杠鈴,越大越重,舉起來就越不方便,二是現(xiàn)在舉重運動員都是嚴(yán)格訓(xùn)練,科學(xué)飲食,就只干舉重這一件事情,而秦武王,一來吃得沒現(xiàn)代好,二來舉重不過是訓(xùn)練肌肉的辦法,不是什么專門訓(xùn)練,一國之君還得主持政事,舉起的重量沒法跟專業(yè)運動員相比,所以214、264必然就是上限了。司母戊鼎,832.84公斤,他是抱不動的,大克鼎,201.5公斤,估計舉的就是這個級別的,稍稍能舉起來,但是還是有點重,最后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