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泓水之戰(zhàn)背景 齊桓公死后宋楚兩國爭奪霸主地位

2016-11-23 15:13:2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公元前643年(周襄王九年),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齊桓公逝世后,齊國因君位繼承而引發(fā)內(nèi)亂。次年,宋襄公出兵協(xié)助齊孝公取得君位。同時,楚成

公元前643年(周襄王九年),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齊桓公逝世后,齊國因君位繼承而引發(fā)內(nèi)亂。次年,宋襄公出兵協(xié)助齊孝公取得君位。同時,楚成王借齊國中衰、中原無霸的機會將勢力滲入中原地區(qū)。宋襄公不顧宋國國力尚弱,希望能以宋國的公爵地位壓制各諸侯國,與楚國爭奪中原霸主的位置。

公元前639年(周襄王十三年)春,宋、齊、楚三國君主會于齊,在宋襄公的強烈要求下,三國同意于同年秋在宋國召開諸侯大會。同年秋,宋襄公以盟主身份約楚成王以及陳國、蔡國、鄭國、許國、曹國之君在盂(今河南省睢縣西北)會盟,齊國和魯國借故未到。宋襄公不顧公子目夷的建議,輕車簡從赴會,以爭取與會諸侯的信任,結(jié)果在會場上遭到楚成王的突襲被擒。

楚成王挾之進攻宋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西南),宋軍堅守,數(shù)月未下。不久,在魯僖公的調(diào)停下,楚成王于同年冬釋放宋襄公。宋襄公回國后,不甘受楚之辱,亦未放棄爭霸之心,不顧公子目夷和公孫固的勸說,于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夏,聯(lián)合衛(wèi)國、許國、滕國三國進攻附楚的鄭國。楚成王為救鄭率軍攻宋。宋襄公遂由鄭撤回迎戰(zhàn)。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