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戰(zhàn)國時期名人宋玉和九冢華嚴寺的來歷

2016-07-03 14:26:4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宋玉,又名子淵,湖北鐘祥人。相傳他是屈原的學生。戰(zhàn)國時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

宋玉,又名子淵,湖北鐘祥人。相傳他是屈原的學生。戰(zhàn)國時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后辭賦家,與唐勒、景差齊名。“才比宋玉,貌若潘安”,或者說是“貌若宋玉賽潘安”,宋玉的才華品貌,可見一斑。作為古代美男子,據(jù)史料所說,宋玉活了七十多歲,一生宦場,歡場不得志.文獻記載,宋玉的墳墓在河南省唐縣東華嚴寺后,即今河南省唐河縣城東十八里古城鄉(xiāng)溫莊村大樊莊東。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二《山南東道一?唐州?比陽縣》:宋玉冢,楚大夫。華嚴寺(俗稱“九土冢會嚴寺”,初建于宋朝,因楚大夫宋玉墓在此,建有九土冢而得名,又稱“土冢寺”。建筑為一九九二年重建,現(xiàn)大門左右兩廂房已擴建,長有僧尼居住、住持。

根據(jù)歷史文獻記載,宋玉的墳墓在河南省唐縣東華嚴寺后,即今河南省唐河縣城東十八里古城鄉(xiāng)溫莊村大樊莊東。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二《山南東道一?唐州?比陽縣》:宋玉冢,楚大夫。《乾隆《唐縣志》卷二《建置志-坊表?附冢墓》:宋玉墓,縣東華嚴寺后。宋玉冢是今唐河縣九古冢之一。新修《唐河縣志》載:九古冢,位于古城鄉(xiāng)溫莊村。大樊莊東,北,小樊莊北,西北,西南,吳莊東溝北。因大樊莊最大一冢有寺廟,有人把冢和寺稱為冢寺,把九古冢和寺合稱為九冢華嚴寺。古城鄉(xiāng)位于南陽盆地東部,毗鄰縣城,是河南油田稠油主開采區(qū)之一。三夾河、泌陽河自東向西注入唐河,歸入長江,水源豐富。古城鄉(xiāng)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據(jù)出土文物考證,該處是漢代一古城遺址,后人以此為名,清代興集。南部井樓集鎮(zhèn)是歷史名鎮(zhèn),相傳早年鎮(zhèn)中有一孔三眼井,井上建有樓閣,回漢雜居,店鋪林立,繁華一時。

據(jù)傳宋玉的故宅有四處,分別在湖北省的襄陽宜城、歸州秭歸、荊州江陵、安陸鐘祥;墳墓有三處,分別在河南省唐河縣、湖南省臨澧縣、湖北省宜城市。宋玉(約前298年——約前222年),戰(zhàn)國后期楚國辭賦作家。其藝術成就很高,為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辭作家,后世常將兩人合稱為“屈宋”。 [人物軼事] 《文選?宋玉〈對楚王問〉》中記載:“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這個善于比喻的宋玉,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曲高和寡”的成語。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宋玉的成就雖然難與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詩歌藝術的直接繼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繪趨于細膩工致,抒情與寫景結合得自然貼切,在楚辭與漢賦之間,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稱,可見宋玉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氨涨镏疄闅庖?,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的長篇抒情辭《九辯》中,將肅殺的秋景與悲愴的心境融為一體,很能引起人的凄涼感,《九辯》是他的代表作,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篇悲秋文字,以其獨特的藝術手法——比對、夸飾、雙聲、迭韻等影響后世。歷代詩人、作家對宋玉十分尊崇,將他與屈原同稱為“辭賦之祖”。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對宋玉評價極高:“宋玉含才,頗亦負俗,始造對問”,“自對問以后,東方塑效而廣之,名為《客難》。托古慰老,疏而有辯?!保ā峨s文篇》)“相如好書,師范屈宋”(《才篇》),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更稱宋玉“風流儒雅亦吾師”。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