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南京保衛(wèi)戰(zhàn)評析:8名國軍將領殉國全過程揭秘

2016-06-27 00:24:3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南京大屠殺一直是國人之痛,而造成大屠殺的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中國守軍棄城。對于這段歷史,近年來,不少不明真相的網(wǎng)友對蔣介石當年放棄南京

南京大屠殺一直是國人之痛,而造成大屠殺的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中國守軍棄城。對于這段歷史,近年來,不少不明真相的網(wǎng)友對蔣介石當年放棄南京城感到很不解,當然也一直為國軍將士的不抵抗而感到憤怒。然而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中就有8名當年參加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國軍將領,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下他們殉國過程的畫面——

社科院專家:抗戰(zhàn)不分黨派,都會得到承認

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中,有8位參加南京保衛(wèi)戰(zhàn)而犧牲的將領。

江蘇省中國近現(xiàn)代史學會副會長、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孫宅巍認為,這充分反映了國家對全民族抗戰(zhàn)歷史的尊重,抗戰(zhàn)不分黨派、民族、地域,只要是奮勇抗戰(zhàn)、英勇犧牲的中國人,都會得到承認和全民族的紀念。筆者試圖再現(xiàn)這8位英烈殉國前的最后影像,讓讀者感受他們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jié)。

蕭山令:國民革命軍陸軍南京衛(wèi)戍軍憲兵副司令

犧牲時,他半截身立在江水中

蕭山令是湖南益陽人,保定軍校第三期畢業(yè),1937年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時任憲兵副司令,兼任警備司令部防空司令和首都警察廳長,是南京保衛(wèi)戰(zhàn)犧牲的最高級別指揮官。

當時,日寇從三個方向包圍南京,蕭山令率部負責防守上新河、光華門。1937年12月12日深夜,孝陵衛(wèi)、雨花臺等處相繼失守。蕭山令率領部下拆屋扎筏,掩護軍民渡江。整個夜晚,蕭山令數(shù)次被部下推到筏上,他都掙脫上岸,指揮部隊掩護扎筏搶渡。

蕭山令

12月13日早晨,大批日軍殺奔下關而來。

蕭山令振臂高呼“成功成仁,今日是也”,率領所剩無幾的官兵與敵人白刃格斗。蕭山令身中數(shù)彈,半截身子立于江水之中,壯烈殉國。

朱赤: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262旅旅長

最后時刻,他引爆數(shù)百手榴彈

朱赤是江西修水人,在淞滬會戰(zhàn)中晉升為少將旅長。1937年12月,朱赤率部扼守南京雨花臺。日軍飛機、大炮轟炸的陣地上浮土深達1米,賴以掩蔽的樹木幾被拔光。朱赤多次在陣地危急時,親率敢死隊殺入敵群。

12月12日凌晨,敵軍集中近百架飛機,數(shù)十門大炮,分數(shù)路向雨花臺陣地同時發(fā)起猛攻。朱赤站在雨花臺高聲地對部下說,“最關鍵的時刻到了,我們與敵人決一死戰(zhàn),誓與陣地共存亡!”

最后時刻,朱赤的身邊只剩下特務連的部分官兵,他命令把幾十箱手榴彈的蓋子全打開,等日軍攻至陣地前沿時,幾百枚手榴彈同時引爆,日軍血肉橫飛。

日軍再次發(fā)動組織進攻時,朱赤彈盡糧絕,肚腸也被炸出,不幸中彈殉國。

高致嵩: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264旅旅長

耳朵被咬掉,仍和日軍拼刺刀

1937年12月,高致嵩率部參加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扼守南京南大門雨花臺左翼。12月9日,雨花臺之戰(zhàn)打響。戰(zhàn)斗進行3天,高致嵩指揮部隊殊死抵抗,陣地寸土未失。

12月11日,高致嵩面臨毫無后援的艱難處境。戰(zhàn)斗進行到12日凌晨,傷亡慘重的守軍毅然牢牢控制著雨花臺。沿京蕪鐵路進攻的日軍逼近賽虹橋,上百架飛機分三路再次對雨花臺守軍發(fā)動新一輪進攻。友鄰部隊朱赤的262旅陣亡殆盡。官兵們在高致嵩的帶領下,殺向敵陣,和敵人拼起刺刀。

短兵相接中,高致嵩耳朵被咬掉一只,鮮血直流,他顧不上包扎,忍著劇痛迎接更激烈的戰(zhàn)斗?;鞈?zhàn)在12月12日下午逐漸停息。在日軍多次增援下,高致嵩所率的264旅官兵彈盡援絕,壯烈殉國。

高致嵩

姚中英: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3軍156師參謀長

沖鋒路上連砍數(shù)敵,中彈犧牲

姚中英是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yè),淞滬會戰(zhàn)后,姚中英所在部隊退守鎮(zhèn)江,奉命扼守南京湯山一帶。

1937年12月6日,日軍進攻湯山,兩天后湯山失守,姚中英部退守紫金山東北一帶繼續(xù)與日軍鏖戰(zhàn),后退入南京城據(jù)守太平門。

12月10日,日軍進攻太平門,姚中英等將士與友軍協(xié)同作戰(zhàn)。激戰(zhàn)中,部隊傷亡過重,陣地動搖,姚中英等將士奮不顧身,率領部隊拼死沖殺,與日軍展開肉搏,終于擊退日軍的進攻,保住陣地。

12月12日拂曉,日軍用一個師團兵力攻入紫金山東的青龍山。

中國軍隊奉命突圍,向紫金山東部一帶沖鋒,姚中英身先士卒,連砍數(shù)敵,不幸身中數(shù)彈犧牲。

饒國華: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1軍145師師長

“布衣將軍”力戰(zhàn),殺身成仁

1937年9月,饒國華奉令出川抗日,表示不驅逐倭寇誓不還鄉(xiāng),因衣著單薄簡陋,被稱“布衣將軍”。11月中旬,饒國華奉命率部鎮(zhèn)守南京。

饒國華所部工事被炸得殘破不全,他指揮第433旅一部在廣德前方約60里的泗安占領陣地,與日軍展開激烈戰(zhàn)斗。尸橫遍野,但此時宣城至廣德的公路線由于側翼國軍潰退,被日軍控制。

饒國華心急如焚,深知廣德素為兵家必爭之地,親率余部官兵奔住廣德前方的界牌,頑強阻擊進犯日軍。然而屬下臨陣脫逃,丟失陣地。12月1日凌晨2時許,饒國華率部激戰(zhàn)到最后,在郎溪十字鋪陣地殺身成仁。

易安華: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7師259旅旅長

他告妻兒:等著領我的撫恤金

易安華是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yè),奉命守衛(wèi)南京光華門一帶,出征前,他把妻子兒女送回江西宜春老家,并在告別時毅然寫下告妻兒書:“你等著領我的撫恤金,贍養(yǎng)家小。”

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日寇在炮火掩護下沖入光華門,易安華率領259旅將士殊死抵抗,但因缺口太大,日軍突入,陣地失守。

黃昏來臨之時,信號彈升空,易安華率一個加強團向敵陣穿插,血戰(zhàn)到深夜,突入日軍被全被消滅。12日,日軍再攻中華門,中國守軍傷亡慘重。戰(zhàn)至中午,雨花臺被日軍突破。光華門三面受敵。

易安華身中三彈不下火線,要與將士們同生死。戰(zhàn)斗中,始終釘在城墻指揮的易安華,不幸被2顆子彈擊中,墜落護城河。

羅策群:國民革命軍陸軍第66軍159師副師長

“弟兄們跟我來,不要做衰仔”

廣東興寧人,保定軍校第六期畢業(yè)。抗戰(zhàn)爆發(fā)后,任第159師485旅少將旅長參加淞滬會戰(zhàn),與日軍血戰(zhàn)九晝夜,屢屢擊潰日寇進攻,后升任副師長。

1937年12月參加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代理師長,在南京湯山一帶阻擊,率部血戰(zhàn)兩天兩夜,傷亡慘重,湯山失守。羅策群率部撤至明故宮一帶,策應增援光華門。

12月12日,南京城被日軍攻破。羅策群率部出太平門,沿寧杭公路突出重圍,奉命打前鋒。

羅策群幾次督隊撲敵,均未沖破封鎖線。此時,日軍正在增援,形勢極為危險,羅策群身先士卒,揮動著手槍,邊大喊“跟我來,不要做衰仔!”冒著槍炮彈雨率部沖鋒,不幸中彈殉國。

李蘭池

李蘭池: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7軍112師副師長

火線督戰(zhàn),率部與敵白刃格斗

遼寧錦西人,率部參加淞滬會戰(zhàn),在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他又代行336旅旅長職責。

日軍三面合圍南京。作為外圍防線,李蘭池知道必有死戰(zhàn),他巡視陣地,鼓勵將士們奮勇殺敵。在陣地遭受圍攻最危急的時刻,李蘭池不僅多次上火線督戰(zhàn),還率領部隊與敵人白刃格斗。

撤退途中的李蘭池鎮(zhèn)定指揮,無奈,加上日軍轟炸、尾追、偷襲不斷。當李蘭池率領部隊撤至太平門附近時,遭遇日軍攔截。李蘭池不幸中彈以身殉國,年僅40歲。

國家公布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這讓李蘭池的外孫女馬女士熱淚盈眶。她表示,家人為外公的烈士名分奔走多年。如今終于得到承認,讓后人無比欣慰,“這是對外公最好的告慰?!?/p>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