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最后一個戰(zhàn)神:既然國破家亡 那就以身殉國
史可法死后,福王政權失去了唯一一個有能力、有威望的大臣。從此,各路兵馬或降清清軍勢如破竹,長驅直下,順利地占領了南京,福王逃出不遠,被清軍抓住,后來被殺死。
同甘共苦
史可法,河南人,明末軍事統(tǒng)帥,他為人正直、做官廉潔的人。率兵打仗,他總是和士兵們同甘共苦,士兵們沒吃飽他不肯先吃飯,士兵們沒有御寒的衣服他也決不先穿。所以,他的威信很高,福王政權建立以后,馬士英忌恨史可法的威望,便慫恿福王把他派到揚州督師。
同生共死
順治二年,清軍攻到了揚州城,史可法得到消息,心急如焚,只率領幾個仆從,騎上快馬,連夜趕回了揚州。史可法趕回揚州,馬上派人四處調兵。他身披鎧甲,手持寶劍,親自在城墻上指揮,和揚州城的軍民決心與敵人血戰(zhàn)一場。
愛民如子
清軍統(tǒng)帥多鐸很敬重史可法的為人,好幾次寫信勸他投降,史可法連信封也不打開,就扔到了一邊。多鐸見勸降沒用,就下令用大炮猛轟揚州城,城內(nèi)軍民傷亡很大??偙鴦⒄鼗蚴房煞ǐI策說:可以決開淮河,將水灌入敵軍陣地,不怕敵人不退。"史可法覺得這個法會傷害老百姓,就說:"那樣辦,敵人未必能全軍覆沒,淮南一帶的百姓可要遭殃了,我怎么忍心呢?"
危在旦夕
清軍加緊了攻勢,城中軍民盡管頑強抵抗,無奈力量懸殊,又孤立無援,史可法知道事情不會有轉機了,就下決心與揚州城共存亡。他寫信給母親和妻子,表示自己要以身殉國,又叮囑部將史德威說:"我死之后,請把我埋在太祖皇帝墓側。如果實在不行,就把我埋在揚州城外梅花嶺吧!"
攻破城門
到了第七天,城西北角"轟"地一聲,像地裂山崩一樣,清軍從城墻缺口像潮水般涌進城里。將士們跟清軍短兵相接,在街巷里展開了肉搏戰(zhàn)。他們堅持到最后,沒有一個人投降。全部壯烈犧牲,史可法被清軍俘獲了。
威逼勸降
清兵抓到史可法,不敢怠慢,馬上把他擁上城樓,去見多鐸。多鐸一見是史可法,就快步上前行禮,很客氣地說:"我再三拜請,都被先生拒絕。今天先生對舊朝忠義已盡,請?zhí)嫖掖笄迨帐敖?,不愁沒有厚報。
揚州十日
史可法聲色俱厲地說:"我是大明朝的重臣,豈能茍且偷生,頭可斷!身不可屈!多鐸把臉一沉,說:"既是忠臣,本帥就滿足你的心愿吧!"史可法微微一笑,說:"即使碎尸萬段,我也甘心情愿。只有一件事相求,揚州城的百姓,請千萬不要殺害。"說罷,他昂首下城,從容就義了。多鐸沒有聽史可法的話,對城中百姓進行了瘋狂的屠殺,十天之內(nèi),殺死了八十萬人。城內(nèi)尸積如山,血流成河,昔日繁華的揚州城幾乎變成一座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