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中的剩斗士:將單身進行到底的唐朝公主是誰
如今的社會大齡剩女越來越多,道行淺的稱作剩斗士,稍微高點的喚作齊天大剩,境界最高的就是斗戰(zhàn)剩佛了。但是道行再高,遲早還是要嫁人的,能堅持成佛的沒幾個。時間退回到唐朝,那時的女人(不在少數(shù))也有很多長期單身,甚至迷戀終身的,到達“斗戰(zhàn)剩佛”境界的不在少數(shù)。這其中就有唐明皇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
說這位剩佛之前,首先要講講唐朝的一想特殊職業(yè)——女道士。當時很多有文化、有容貌的女子雖然看破了婚姻,卻沒看破紅塵,為了讓自己身單而心不單,過上不受婚姻束縛的自由生活,她們?nèi)胗^做了道士,作為自己單身的一種掩飾。道家沒有佛門那么多雜七雜八的清規(guī)戒律,加上當時的社會開放,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不少女道士成了金領(lǐng)——高級娼妓,譬如大才女魚玄機。另外,也有部分女子是為了躲婚進入道觀,等風頭過去再還俗嫁人的,譬如太平公主就因此當過一段道士??傊?,唐朝的女道士是一個不較復雜的職業(yè)。
玉真公主能夠終身未嫁也是通過女道士這一途徑實現(xiàn)的,不過她這樣“優(yōu)待”自己是與成長經(jīng)歷有關(guān)的。玉真公主的奶奶是大名鼎鼎的女皇帝武則天,這位女強人雖然是個稱職的皇帝,卻同時還是個兇殘的婆婆。她對兒子李旦一直心存戒備,時時刻刻盯著這禪位于自己的前任皇帝。他的侄子武承嗣等人趁機唆使李旦的下人誣告他的幾個老婆,其中就有玉真公主和唐明皇的母親德妃。武則天不經(jīng)調(diào)查,就下令殺了德妃和劉皇后,然后把尸體丟到荒郊野外。當時的玉真公主只有兩三歲而已。
此后政治上的血雨腥風接連不斷,玉真公主完全是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中長大的。人在恐懼和寂寞的時候是最需要精神寄托的,唐朝因為李姓的原因,最推崇的宗教是道教。而且道教本身講究清靜無為,非常符合他的心理需要。于是,玉真公主很自然地就拜太上老君為祖師爺,專心研修道學。
過了幾年,81歲的老太太武則天被80歲的老頭子張柬之率兵趕下臺,李唐王朝得以復統(tǒng)。玉真公主總算結(jié)束了心驚肉跳的生活,不過太上老君已經(jīng)成了她心中的上帝。在父親唐睿宗李旦復位后不久,她就堅決地提出要離開宮廷,終身做一名女道士。這一年她大概23歲左右。
李旦勸了半天也勸不住,只好同意。但是為了女兒做道士也做得有公主范兒,征調(diào)上萬農(nóng)民為女兒修建超級豪華的道觀——玉真觀。工期前后長達一年,史稱“璇臺玉榭,寶象珍龕”,說白了,就是一座打著道觀旗號的公主府。到了風清月明的日子,玉真觀里歌舞升平,好不熱鬧。平時還有不少青年才俊出出進進,生活過得不是一般的滋潤。這其中就有唐朝兩大頂級才子——詩仙李白和詩佛王維,據(jù)說二人還因為玉真公主爭風吃醋,著實緋聞了一把。
公元762年,玉真公主安然去世,終年71歲。有趣的是,她的緋聞密友李白也于這年去世,而且前者死在敬亭山上,后者死在敬亭山下,的確離去的很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