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的輩分比劉備還高 為何還認劉備為“皇叔”?
關於漢獻帝認劉備為“皇叔”的故事,并不見於正史記載。但因《三國演義》的廣泛影響,劉備的“劉皇叔”身份為人熟知。劉備的“皇叔”身份也成為了其政治資本,還有人據(jù)此以“蜀漢”為正統(tǒng),曹魏系篡逆。但根據(jù)《三國演義》中劉備的譜系與漢獻帝的譜系對照,卻發(fā)現(xiàn)漢獻帝的輩份比劉備還要高。
按書中劉備自稱:“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也?!钡劢倘∽谧迨雷V檢看,令宗正卿宣讀曰: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劉勝。勝生陸城亭侯劉貞。貞生沛侯劉昂。昂生漳侯劉祿。祿生沂水侯劉戀。戀生欽陽侯劉英。英生安國侯劉建。建生廣陵侯劉哀。哀生膠水侯劉憲。憲生祖邑侯劉舒。舒生祁陽侯劉誼。誼生原澤侯劉必。必生潁川侯劉達。達生豐靈侯劉不疑。不疑生濟川侯劉惠?;萆鷸|郡范令劉雄。雄生劉弘。弘不仕。劉備乃劉弘之子也。
按這譜系,劉備為漢景帝的第18孫。而漢獻帝這一脈也是源於漢景帝,為漢景帝的第六子長沙定王劉發(fā)之后。譜系為長沙定王劉發(fā)生舂陵節(jié)侯劉買。劉買生郁林太守劉外。劉外生巨鹿都尉劉回。劉回生南頓縣令劉欽。劉欽生漢光武帝劉秀。劉秀生漢明帝劉莊。劉莊生漢章帝劉炟。劉炟生河間孝王劉開。劉開生解瀆亭侯劉淑。劉淑生解瀆亭侯劉萇。劉萇生漢靈帝劉宏。劉宏生漢獻帝劉協(xié)。漢獻帝為漢景帝的第13代孫,輩分高出了劉備5代。
而漢獻帝的譜系是明確無誤的。所以,《三國演義》關於劉備的輩分比漢獻帝高一輩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再則,自劉備的祖父劉雄起,已經(jīng)沒有爵位在身了。意味著劉備這一支早已經(jīng)失去了宗室的身份,而淪為庶民了,那么皇家的宗譜還會記錄劉備這一支嗎?既然沒有記錄,那又何從查起呢?
自漢光武帝劉秀再興漢室,漢明帝給劉秀上廟號“世祖”。表明東漢已再建宗脈,而與西漢那些宗室相割裂。所以,東漢的宗譜上也不大可能還記錄劉備這一支脈的譜系。
那為何羅貫中要讓漢獻帝認劉備為“皇叔”呢?一則是,《三國演義》的主題思想是“尊劉抑曹”,讓漢獻帝讓劉備為“皇叔”,就可以明確劉備的“正統(tǒng)”。
二則是,先秦時期,周天子稱呼同姓諸侯為叔父,稱呼異姓諸侯為舅父(不論輩分,關系特別明確的除外)。一方面是王室乃嫡長支,通常輩分較低,如周成王時期,當時的諸侯幾乎都是他的長輩。另一方面是為了體現(xiàn)宗法制,對諸侯以示尊重的同時,又拉近了彼此間的關系。
而叔叔輔佐侄子,更符合宗法制的傳統(tǒng),尤其是“周公輔成王”(叔侄關系)這種典范對后世的政治影響極深。故羅貫中給了漢獻帝安排了劉備這個“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