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歷史上智慧超群的狄仁杰一生仕途多坎坷

2017-06-21 00:37:0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狄仁杰超群的智慧,傲人的風骨,一直以來,都被百姓們所傳頌。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這位唐朝時期的名相。 狄仁杰生于630年,卒于700

狄仁杰超群的智慧,傲人的風骨,一直以來,都被百姓們所傳頌。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這位唐朝時期的名相。

狄仁杰生于630年,卒于700年,是李唐、武周時期有名的政治家。狄仁杰為人剛正,不畏權貴,他也因此而屢屢得罪小人,導致仕途坎坷。但他深得武則天的信任,最終能夠否極泰來,官拜丞相,福蔭子孫。

早年時期,狄仁杰曾任大理丞,將多年堆積的案件清理一空,涉案人員過萬,卻無一人伸冤,由此狄仁杰的名聲大振。

狄仁杰治理地方之時,從不畏懼權貴,卻也因此給自己招來禍端。狄仁杰在豫州做官時,恰逢李貞起兵對抗武則天,張光輔率軍叛亂。張光輔極其部下自持功勞,就在豫州劫掠。當?shù)胰式懿粸樗鶆拥臅r候,張光輔大為憤怒。狄仁杰與張光輔據(jù)理力爭,說得張光輔啞口無言,但是卻也對狄仁杰懷恨于心。等到張光輔回朝的時候,就向朝廷彈劾狄仁杰。狄仁杰也因此被貶。

后來,又有奸臣誣告狄仁杰謀反,狄仁杰因此入獄。于是狄仁杰寫下血書,送到家人手中。狄仁杰的次子進宮伸冤,才使狄仁杰得以平反。

等到契丹作亂之時,狄仁杰再次被起用,并被拜為丞相。至此,狄仁杰深得武則天的信任。后來,當武則天意欲立自己的侄子為儲君之時,是狄仁杰力勸武則天,才使武則天改變心意,立李顯為儲君,唐朝的嗣統(tǒng)才得以恢復。

700年,狄仁杰病逝,享年七十一歲。

狄仁杰是幾品官

狄仁杰的仕途起起落落,他的官職自然也會隨之變化,而官職的變化也就意味著品級的改變。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狄仁杰在不同的階段是幾品官。

早期,狄仁杰任職大理丞和侍御史,這些官職都是從六品以下的官職。686年,狄仁杰任刺史,刺史這一官職屬于正四品下。狄仁杰在寧州治理地方,造福百姓,深受百姓的愛戴。也因為狄仁杰出色的政績,被舉薦為冬官侍郎,這屬于正四品官職。

688年,狄仁杰出任江南巡撫使,又改任刺史。在這期間,狄仁杰得罪了宰相張光輔,使得張光輔懷恨在心,回朝后向朝廷說狄仁杰的壞話,狄仁杰因此而被貶到復州做刺史。

691年狄仁杰升任地官侍郎,后又升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前者是正四品上,后者是同三品的官職,這也是狄仁杰初次任職宰相。

后一年,狄仁杰因被小人陷害被誣告謀反,憑借自己的智慧,洗刷冤屈后,被貶為彭澤縣令,而縣令只是一個正七品的官職。雖然狄仁杰被貶為小官,但是他依然兢兢業(yè)業(yè),為百姓做事,百姓們都很擁戴他。

五年后,因契丹作亂,狄仁杰得以被重新啟用,成為魏州刺史和幽州都督,都督乃是從三品的官職。

697年,狄仁杰再次被武則天拜為從三品的宰相。700年,狄仁杰升任為正三品的內史。可惜的是,狄仁杰也于同年去世,武則天痛心萬分。

歷史上的狄仁杰

狄仁杰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成為了許多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的主角,許多關于他的故事也被一次次地演繹出來。那么歷史上的狄仁杰又是什么樣的呢?

狄仁杰出生于630年,卒于700年,是唐朝宰相,也是武則天面前的紅人。早年時期,狄仁杰因審理案件迅速公正而得名。

狄仁杰為人剛正,敢于犯顏直諫,素來以不畏權貴而聞名。當年,司農卿韋機在督間宮室時,狄仁杰就以宮室過于華麗為由,向皇帝彈劾他,韋機也因此而被罷官。之后,狄仁杰又彈劾王本立等數(shù)人,但是李治卻寬容了他們。狄仁杰聞訊后,進宮勸諫道:“如今朝廷缺乏有才之士,臣也能了解陛下的惜才之心,但像王本立之類的人,實在是無須愛惜。若因此人而使法理有失,那實在是不值得啊。如果陛下一定要寬恕這些人,就請把微臣貶謫到人煙荒涼的地方去吧。”于是,李治將王本立等人治罪。

狄仁杰也因為其剛正的個性多次遭受小人的陷害,而多次被貶。慶幸的是,狄仁杰的仕途歲多經坎坷,但終究是有驚無險。在契丹作亂時再次被武則天所任用,甚至被拜為丞相。當武則天意欲李武三思為太子時,也是狄仁杰力挽狂瀾,為武則天分析利弊,使李唐的嗣統(tǒng)得以恢復。

700年時,狄仁杰再次獲封,并獲得武則天的恩準,免除值夜的任務與行大禮的禮數(shù)。可見,武則天對狄仁杰是十分寵信的。

同年,狄仁杰病逝。武則天為此免朝三日,以表哀痛。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