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歷史上人生凄苦的薄太后薄姬最后是怎么死的

2017-05-27 18:59:5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薄姬的生活比大多數(shù)人凄苦,年幼喪父,正值花樣又經(jīng)歷喪夫之痛,在亂世中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但她的命運又極為眷顧她,使其數(shù)次

薄姬的生活比大多數(shù)人凄苦,年幼喪父,正值花樣又經(jīng)歷喪夫之痛,在亂世中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但她的命運又極為眷顧她,使其數(shù)次從絕望中復蘇,成為一代帝王之母。

秦帝國系統(tǒng)瓦解后,中原又陷入了一片戰(zhàn)亂,為權(quán)利為江山征戰(zhàn)的英豪尚且不知前途命運,勝敗無常,更何況一介女流,薄姬從未有野心在這亂世之中分得一杯羹,在其母親的安排下,嫁給了魏國貴族魏豹,幸運的是,兩人情投意合。

魏豹起兵后,并不順利,秦軍進攻魏國,魏豹戰(zhàn)敗,薄姬鼓勵魏豹繼續(xù)戰(zhàn)斗,建議他去找楚懷王。做事冷靜,思維敏捷的薄姬對魏豹的事業(yè)起到了極大的幫襯作用,魏豹獲得楚懷王的支持,在項羽破釜沉舟進行巨鹿之戰(zhàn)的時候,魏豹也收復魏國二十多座城池,接著跟隨項羽兵進關(guān)中。

然而這對軍營鴛鴦并未等到比翼雙飛的結(jié)局,魏豹與韓信一戰(zhàn)大敗,命喪與此,薄姬被召入漢宮。聽聞女兒薄姬遭受如此劫難,原本想為女兒找一個安穩(wěn)歸宿的母親,在悔恨之中病逝。薄姬接連痛失至親,在不見天日的漢宮中,心如死灰,這一沉寂便是一個春秋。

但薄姬命里注定了帝王之象,后因薄姬的幼年之交官夫人與趙子兒的相助下,使得劉邦注意到了這位隱逸光輝的清秀美人,得其寵幸,懷上了之后的漢文帝劉恒。從此之后便踏上了風雨之路,在勾心斗角的朝堂之上,薄姬始終保持著潔身自好的初衷,卻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zhàn)場上成為了勝者。

薄姬怎么死的

薄姬成為皇太后之后,漢文帝以皇帝之尊,仍然對母親孝順如初。薄太后曾經(jīng)生了一場重病,時間長達三年之久。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文帝劉恒卻打破了這句話。三年中,他每天都要看望母親,常常衣不解帶不眠不休地陪伴在旁邊,凡是御醫(yī)送來的湯藥,劉恒都要親口嘗過,確認無誤,才會放心給母親喂下。為此,他也成為讓中國人傳頌至今的“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孝。

公元前157年,文帝先于薄太后離開人世。臨終時,他對于讓母親“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不孝”深為抱憾,反復囑咐妻子竇皇后和兒女們一定要對薄太后盡孝。為了彌補這個缺憾,劉恒要求將自己的陵墓照“頂妻背母”的方式安置方位。漢文帝先她的母親病逝,薄姬感念蒼天無眼,為什么不讓自己早走哪怕一天?發(fā)送完兒子后,薄姬打發(fā)開眾人,獨坐床前,久久凝望著大殿的屋檐。

漢景帝即位后兩年,一天,她看見天上的彩云變成了宮殿,五彩斑斕,輝煌燦爛。薄姬指著天上對大家說:“那才是我的家,我要回家了?!眱商旌螅笥陜A盆,霹靂橫空,薄姬安然離世。大漢王朝舉國哀慟,如喪考妣。楚王劉戊由于在薄太后喪服期間與歌妓有淫行,被發(fā)配邊疆。

漢景帝深知他這位祖母的心理,沒有把她和劉邦合葬,更不能和魏豹合葬,而是臨近漢文帝的陵寢另起墳塋,后來這里栗樹蒼天,如同夢境一般。

呂雉和薄姬

薄姬一生中逃過了兩次生死攸關(guān)的劫難,一次逃過了魏豹韓信之戰(zhàn),雖經(jīng)歷了喪夫之痛,但被召入漢宮卻也是其人生的轉(zhuǎn)折點,再次又逃過了呂后之害,呂后掌權(quán)期間,野心膨脹,將對其掌權(quán)有威脅的皇嗣盡數(shù)殺害,然而薄姬遠在其子代王的封地,且心境淡泊,使其逃離了這場劫難。

薄姬崇尚道學,崇尚無為自靜、順其自然的思想,一生與世無爭,凡事包容,為人忠厚,母儀俱足。這也是薄姬后來能在呂后專政時期得以保全性命的原因所在。

呂后專政期間,先后謀殺掉劉邦八個兒子中的六個,其中惠帝劉盈是她的親生兒子,之外還有劉肥、趙王劉如意、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燕王劉建。而代王劉恒和她的母親薄姬幸免于難,其中的主要原因還是薄姬并未與呂后結(jié)怨,并未和呂后形成競爭之勢。同時在薄姬的影響下,劉恒也沒有太多的惦記皇位。

呂后專政15年后死去,呂氏家族權(quán)力被漢高祖的舊臣們推翻。呂后孜孜不倦的“除苗”工作的最后業(yè)績,就是在劉邦的兒子們中剩下了代王劉恒和淮南王劉長。劉長母親家的親戚為人比較嚴厲,在當時有點兒讓大臣們害怕,而代王劉恒之母薄氏家族,一向以克己謹慎聞名于世。相比之下,大臣們便立刻拿定了主意,派人到代國迎接劉恒進京為帝。

薄姬和竇漪房

薄姬是竇漪房的婆婆,薄姬與劉邦生下劉恒,8歲的劉恒被立為代王。劉邦去世后,劉恒就被送去了代國,薄姬隨子入代。竇漪房本是呂雉的宮人,被賜給了代王,送去代國的宮女中只有竇漪房受到了劉恒的喜愛,生下劉啟、劉武還有女兒劉嫖。薄姬和竇漪房的關(guān)系,在正史上面沒有直接的記載,但是以薄姬推薦竇漪房為皇后,那么相信薄姬這位婆婆和竇漪房這位媳婦還是和睦相處的。

薄姬本來是魏豹的姬妾,劉邦后來滅了魏豹后,薄姬就成了一個織女,劉邦在偶然的條件下將她帶入后宮。但是薄姬并不受劉邦的喜愛,臨幸薄姬也是出于同情,不顧薄姬僅此一次就懷孕了,生下劉恒。劉邦死后,呂后將劉邦的兒子幾乎是殺完了,但是清心寡欲的薄姬母子在這場權(quán)力斗爭中生存了下來,因此在呂后病逝后,群臣以薄姬之子劉恒為皇帝。劉恒成為皇帝的時候,他的王后早逝多年,生下的四個兒子也相繼病逝,因此兒子中竇漪房的兒子劉啟是年紀最大的,而且劉啟性情溫和,和父親劉恒一樣,因為群臣議以劉啟為太子。薄姬知道后,因皇后之位不能空缺太久,建議以太子之母竇漪房為皇后。

薄姬和竇漪房的歷史評價可能是薄姬的更好點,但是現(xiàn)在許多人受到電視劇的影響一直認為竇漪房比薄姬更偉大,但歷史上薄姬權(quán)傾天下時都沒有做任何過分的事,而竇漪房則在漢景帝和漢武帝時期都是以自己的權(quán)力扶植了勢力,她雖是好人,但是有干政的欲望。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