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為何海瑞恪守儒家精神為官清廉 卻潦倒一生

2017-04-27 15:10:0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在中國歷史上,一提到為官清廉之官,人們便想起宋朝的包拯和明朝的海瑞。包拯就不過說了,海瑞主要生活在明嘉靖和萬歷年間,為人十分恪守儒

在中國歷史上,一提到為官清廉之官,人們便想起宋朝的包拯和明朝的海瑞。包拯就不過說了,海瑞主要生活在明嘉靖和萬歷年間,為人十分恪守儒家精神,為官期間更是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也主持修建水利,打擊豪強等一些列活動,甚至直言上書皇帝,深得百姓愛戴,被稱為“海青天”。

海瑞去世后,家門徒四壁,其好友也只能湊錢為他辦喪事。南京百姓聽到他去世后,舉行罷市來紀念他。海瑞靈境歸鄉(xiāng)途中,百姓更是在河兩岸穿喪服祭奠。然而,為何海瑞恪守儒家精神,為官清廉,卻潦倒一生?

制度存在大缺陷

明朝官員制度是朱元璋時期就制定下來的。海瑞當縣官時,每月俸祿也就5兩,折合到現(xiàn)在也就一千元左右。要知道,古代一個衙門,像師爺、衙役等小吏不能算為政府人員,是沒有工資的。也就是說,正常的一個縣級政府要正常運營,雇傭的這些小吏的工資只能由縣官自己掏腰包。

要命的是,5兩銀子還不夠縣官一家一個的花銷。所以,一般官員都會選擇貪污受賄的路子。不巧,海瑞為人正直,堅決抵制貪污受賄的侵蝕,確實達到了朱元璋的要求,卻苦了自己一家。

為何包拯沒有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宋朝對待官員十分優(yōu)厚,除了有正常的工資,還有做事的錢(派遣時的工錢)、封爵錢等等,而明朝的文官理論上只能守著工資過日子。

儒家滅人欲思想,違背人性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就是克制欲望,成為完美的圣人??上?,孔夫子的條件太高,基本無法實現(xiàn)。據(jù)記載,孔子的學生顏回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被餓死。而一般人成為官員后,面對周圍的環(huán)境就很難保持住操守,像海瑞同時代的著名能臣張居正也不得不屈服于現(xiàn)實。

海瑞是個十分恪守儒家精神的人,但他也是人。據(jù)說,海瑞為了給自己老母親祝壽,買了2斤肉,居然轟動了全城。海瑞能終生保持高風亮節(jié)的品格固然值得敬佩,然而在那個時代,屬于鳳毛麟角式的人物,幾乎無法生存。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