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連諸葛亮都要退讓三分的人竟然是他!
東漢末年,群起云涌,三國爭霸。在那個風(fēng)云際會,充滿硝煙和戰(zhàn)爭的時代,涌現(xiàn)了一批忠心耿耿、宏材大略的謀士。說起謀士,大家似乎都會想起那個高瞻遠矚、神奇妙算的諸葛亮,而忽略了那個天妒之才--郭嘉!
或許,郭嘉出現(xiàn)在大家的視線中是從曹操十里相迎,共謀天下開始的。其實,郭嘉少年時就已經(jīng)高明遠識、目光如炬。他明白這天下終有一天會大亂,便避世絕俗、砥志研思,同時又秘密結(jié)交許多能人異士、英才豪杰,等待一展所長的機會。我想,那個“鬼才”便是從那個時候就已經(jīng)悄然出世了吧,只是他的光芒還不為世人所見罷了!
公元191年,年僅21歲的郭嘉投靠了當(dāng)時風(fēng)頭正盛的袁紹,僅僅十余日的相處,郭嘉斷定此人霸業(yè)難成,自已的滿腔抱負(fù)得不到賞識,毅然離開。通過三國后來的發(fā)展不得不承認(rèn)郭嘉慧眼識珠,魄力非凡。
賦閑六年后,正逢曹操招賢禮士,又得荀彧舉薦,經(jīng)過徹夜相談,暢談天下后,決心誓死追隨曹操。從此,郭嘉成為了曹操的左膀右臂,是君臣,更是朋友。眾所周知,曹操生性多疑,然而郭嘉卻能與他同車而行,同坐一席,奉為知己,可見對郭嘉的信任和重視。
郭嘉輔佐曹操的十一年間,鞠躬盡瘁、忠心不二,隨著曹操東征西討,為其出謀劃策。在這期間,凱歌高唱,捷報頻頻。哪怕碰上危難關(guān)頭,郭嘉也能獻上奇策,輕松化解,助曹操虎口脫險。郭嘉神機妙算,出敵制勝,擒殺呂布;慧眼如炬,見時知幾,洞察袁紹心思,促使官渡之戰(zhàn)大勝;神速出兵,出其不意,奇兵制勝,征討烏。
桓,一統(tǒng)北方。奈何天妒英才,郭嘉英年早逝,一個曠世奇才如流星般隕落。郭嘉雖死,心系大業(yè),留下遺計,平定遼東。然而郭嘉死后,曹操的戎馬生涯變得暗淡,軍功寥寥無幾,甚至停滯不前,以致于后來三分天下卻無可奈何,所以也難怪郭嘉去世時曹操會三次仰天大慟、捶胸痛哭。
郭嘉作為梟雄曹操的第一謀士,短短的三十八年光景,宛若璀璨的煙花,美好卻短暫,但他留下的光壞足以和所有謀士媲美。去世的那一年正好碰上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追隨劉備出山,所以后世流傳著“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樣一個說法。究竟是鬼才郭嘉料敵如神、策無遺算,還是臥龍更勝一籌,我們已無從考究,但是,他們舉世無雙的才華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謀略是不可置否的,都無愧于“天下第一謀士”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