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與諸葛亮齊名龐統(tǒng)悲慘命運的背后的真相

2017-04-13 22:01:0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三國時期龐統(tǒng)與諸葛亮齊名,諸葛亮號臥龍,龐統(tǒng)好鳳雛。諸葛亮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他的《隆中對》、《出師表》,他神機妙算、料事如神,

三國時期龐統(tǒng)與諸葛亮齊名,諸葛亮號臥龍,龐統(tǒng)好鳳雛。諸葛亮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他的《隆中對》、《出師表》,他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后人稱之為武侯。而龐統(tǒng)呢,雖然是與諸葛亮齊名,但比起孔明來,實在是差得太多了。

為什么雛鳳龐統(tǒng)會如此地不堪一擊,命喪落鳳坡?難道真的是龐統(tǒng)虛有其名,像金庸筆下的南慕容一樣?

三國中的謀士很多,但徐庶、諸葛亮和龐統(tǒng)三人關系不一般,他們是同門校友的集團關系。在討論謀士才能時,存在時間差、空間差和陰陽差三點。

在時間差上,高手往往更沉得住氣,眼界更高,所以出山時間也會更晚,而三國中出場先后上,依次為徐、諸、龐。在空間差上,表現(xiàn)為大局觀,管理和控制的能力,所以會有十里之才、百里之才、千里之才的說法,而他們的軍功也是這樣,徐庶取得了樊城,諸葛亮取得荊州,龐統(tǒng)取得西川。而所謂陰陽差,則是在陰謀和陽謀的運用上,陽謀在于攻人,而陰謀在于攻心,這也是為什么諸葛亮的成就遠遠高于徐庶和龐統(tǒng)的原因。

龐統(tǒng)開始時,先進入曹操陣容,配合諸葛亮和周瑜的火攻計謀;其次進入孫權的陣容,沖撞孫權,只為前往劉備那邊。龐統(tǒng)見劉備時,身上是有諸葛亮的推薦信的,但他更想用自己的實力說話,而隨后被封為副軍師。

認真看三國的人會發(fā)現(xiàn),諸葛亮基本上沒有請人或者求人,那他為什么要請龐統(tǒng)出山呢?因為當時西川一直拿不下,其實主要是劉備的假仁義在作怪,讓諸葛亮束手束腳,不知道如何兩全其美。而龐統(tǒng)一來,西川之事就有了進展,尤其是他還提出了上中下三條計謀。

對于龐統(tǒng)的才能,諸葛亮心里是清楚的,也就會像周瑜一樣有些嫉妒,所以在劉備要進軍時,說什么夜觀天象,此行兇大于吉。而迷信的劉備,心里本來就不想背上奪取宗親地盤的罵名,所以一直在拖延。

諸葛亮的意思和劉備的小心思,龐統(tǒng)怎么會不知道呢?但信奉陽謀的他,始終對假仁義的劉備忠誠,而這也就造成了龐統(tǒng)為了給劉備一個出師有名的借口,選擇了落鳳坡這個葬身之地。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