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曾多次錯失良才 在于他沒有屬于自己的地盤
三國時期天下三分,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在三方互相爭權(quán)的時候,劉備就曾多次錯失良才。三國時期的劉備出生于沒落的漢朝皇室世家,是西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論輩分是漢獻帝的族叔。 在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zhàn)中,劉備集團的力量相對較弱,又無穩(wěn)定的根據(jù)地,一直處于顛沛流離的境地。曾經(jīng)一度寄居大軍閥曹操、袁紹、劉表之下。但劉備為人的品質(zhì)和品格方面最符合中國傳統(tǒng)的政治思想理念,所以所到之處均深受眾多賢士人才的禮遇和尊敬。不過即使如此,劉備還是在發(fā)展事業(yè),征戰(zhàn)天下的時候錯失了很多人才。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下劉備錯失的人才:
1、田豫
田豫,字國讓,漁陽雍奴人。在劉備投奔公孫瓚的時候,年紀尚小的田豫把自己托付給劉備,后來跟隨劉備一同援救徐州,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田豫因為母親年老而返回家鄉(xiāng),臨別之時,劉備哭著說:“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田豫回到幽州,先跟從公孫瓚抵御袁紹,公孫瓚敗亡后,歸附鮮于輔。曹操平定北方,鮮于輔投降曹操,田豫也跟隨了曹操麾下,官至太中大夫,享年八十一歲,是曹魏少有的高壽將領(lǐng)。
田豫很有才能,是抵御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第一名將,《三國志》中,將田豫與滿寵、牽招、郭淮同列一傳,除此之外,陳壽還認為“豫位止小州,招終於郡守,未盡其用也”,田豫終于小州,牽招終于郡守,都是沒有得到重用,陳壽的這句話是非常有分量的。
2、袁渙
袁渙,字曜卿,陳郡扶樂人,父親袁滂,是漢朝的司徒,袁氏家族也是名門望族,知名的有袁徽和袁霸等人。劉備到豫州時,舉袁渙為茂才,茂才就是優(yōu)秀的人才,舉茂才是漢代察舉制的一種,向朝廷推薦人才,跟后來的科舉制一樣,舉薦者和被舉薦者之間有一種師生的情誼。不過袁渙并沒有在劉備手下任職,而是躲避戰(zhàn)亂到了江淮一帶,被袁術(shù)所任,后來跟隨袁術(shù)出征阜陵,被呂布拘留,袁渙也因此成為呂布的下屬。
呂布和劉備剛開始很親密,后來鬧翻,呂布讓袁渙寫信罵劉備,袁渙不愿意,呂布威脅袁渙說:“愿意寫就可以活命,不愿意就只有死路一條。”袁渙大義凜然,并沒有對呂布的恐嚇有所觸動,很鎮(zhèn)靜的對呂布說:“渙只聽說德行可以侮辱人,沒有聽說罵可以侮辱人的,如果劉備是一個君子,那他肯定不會以將軍的話為恥辱,假如他是一個小人,再用你的話來回復(fù)你,那么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再說我先前侍奉劉將軍,就像今天侍奉你一樣,假如有一天我離開這里,再來痛罵將軍,可以嗎?”呂布聽了袁渙的話,非常的慚愧,終止了這樣的行為。
呂布殞命白門樓之后,歸屬于曹操,曹操搞屯田制,出現(xiàn)大量的農(nóng)民和士兵逃亡,袁渙勸諫曹操不要強制這些人去屯田,愿意去的就去,曹操聽從建議之后,屯田才得以順利的進行。劉備去世的時候,消息傳到魏國,曹魏群臣相互祝賀,唯獨袁渙想起劉備當初的推舉之恩,不愿意慶賀。
3、張遼
《傅子)曰遼欲白太祖,恐太祖殺羽,不白,非事君之道,乃嘆曰:“公,君父也;羽,兄弟耳?!彼彀字L鎳@曰:“事君不忘本,天下義士也。度何時能去?”遼曰:“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后去也。”
可見關(guān)羽和張遼的關(guān)系之好,劉備及關(guān)羽都對其很是敬佩,早在與呂布同守徐州之時,便已有相識。試想劉備若能把其當成與關(guān)、張一類的兄弟,其對劉備也一定很是感激,到曹操收伏呂布時,劉備若能站出來說多幾句話,結(jié)局也未嘗不會改變。
4、龐德
龐德,本是馬超手下的一員大將,因身染重病未和馬超一起出征劉備,只留在漢中張魯處養(yǎng)病。沒曾想,馬超兩軍陣前,降了劉備。后來,曹操滅了張魯,取得了漢中之地,龐統(tǒng)便歸降了曹操。關(guān)羽出兵樊城,曹仁敵不過關(guān)羽,向許都告急,曹操派于禁去馳援。龐德主動請纓,做了于禁的前部先鋒。于禁擔心龐德曾是馬超的部下,可能會臨陣倒戈關(guān)羽,于是向曹操進言,要換掉龐德這個先鋒。曹操覺得于禁的話很有道理,便準備撤換掉龐德。沒想到,龐德為表其忠心和決心,竟抬著兩口棺材去和關(guān)羽拼命。曹操這下徹心放心了。
后來,龐德被關(guān)羽捉住勸降,而龐德寧死不降。一方面是因為他實在無法面對馬超,另一方面是他的家人還在曹操手上,他不能不顧忌,所以只能選擇慨然赴死。
5、陳登
劉備錯過的第四位人才,是徐州的陳登。陳登,字元龍,徐州下邳人,陶謙的下屬,后來曹操任命他為廣陵太守、伏波將軍,天妒英才,三十九就過世了。陳登文武雙全,才智過人,陳登擔任廣陵太守時,大破江東孫氏的進攻。劉備和陳登可謂是英雄惺惺相惜,史書記載魏國司徒陳矯曾為陳登的功曹,陳矯與陳登談?wù)?,陳登說:“夫閨門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陳元方兄弟;淵清玉絜,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清脩疾惡,有識有義,吾敬趙元達;博聞強記,奇逸卓犖,吾敬孔文舉;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p>
陳登慕劉備的雄才大略,又對劉備有擁戴之力,呂布偷襲徐州,偽降呂布,暗中聯(lián)合實力派曹操,消滅呂布,后來劉備第二次領(lǐng)導(dǎo)徐州,陳登也是力挺劉備,不過劉備終究沒有抵擋曹操的進攻,陳登再次投降曹操,很多人有疑問了,為什么陳登不對劉備善終,筆者認為陳登跟田豫一樣,為了盡守孝道,因為陳登的父親陳圭年邁體衰,致使劉備錯過了陳登。
其實不少的人才還是非??春脛涞?,為什么這些人才都不善始善終的追隨劉備呢?
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夠明白,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沒有屬于自己的地盤,沒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來讓這些士大夫?qū)崿F(xiàn)安邦治國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