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真正原因 其實是不敢回家

2017-03-24 15:47:4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關(guān)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我們都非常的熟悉了,其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是平了水患,使得天下百姓安居樂業(yè)。那么在這13年時間中,他“

關(guān)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我們都非常的熟悉了,其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是平了水患,使得天下百姓安居樂業(yè)。那么在這13年時間中,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真的就是為了革命工作嗎?其實不然,我們來看《史記》中的原文是如何記載的。

“禹傷先人父鯀功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13年,過家門不敢入?!笨吹?jīng)]?是不敢入。言下之意就是說他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敢回家。那么他為何不敢回家呢?這就要從他父親鯀的死說起了。

當(dāng)年鯀是因為治水不成而被舜殺死的。那么問題來了,鯀一沒瀆職,二沒貪污治水資金,三沒發(fā)生重大安全事故,舜為何要殺他呢?治水不成功根本就不是理由,當(dāng)時的生產(chǎn)力水平如此低下,又沒有前人的治水經(jīng)驗可以借鑒,只能靠在實踐中一步一步的摸索前行,失敗是很正常的。對于這點,作為舜那么英明的君主不會不明白的,所以說只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治水失敗無非是一個借口,而殺掉鯀才是真正的目的。據(jù)《史記》載,鯀是帝顓頊的兒子,顓頊?zhǔn)遣獾膬鹤?,昌意又是黃帝的兒子,可見鯀是根紅苗正,又是帝王之后。當(dāng)時堯?qū)︴吅退炊际欠浅5男湃魏鸵兄氐?,但從他把治水的任?wù)交給鯀來看,二人之間他更看好鯀,這樣一來,勢必就引起了舜的妒忌。

于是舜除了在給鯀的治水制造障礙之外,還在堯的面前說其壞話。前面我們就說了治水是一項復(fù)雜而龐大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要不斷地從失敗中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xùn)。但是由于舜的讒言,堯和天下人還是對鯀的治水能力產(chǎn)生了懷疑。后來舜一步步騙取堯的信任,奪取了政權(quán)之后便迫不及待地以治水不利的罪名將鯀給殺了,結(jié)果不明真相的天下人都說殺得對。

正所謂斬草要除根,舜自然要殺了鯀的兒子,大禹。但是當(dāng)時苦于沒有正當(dāng)理由,心想還是讓他去治水吧,如果不成,剩下的就好辦了。大禹是個聰明人,這所有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所以他知道自己必須要治水成功,必須要接受父親的教訓(xùn),必須贏得天下的信賴,從而使得舜不敢輕易對自己下手才行。

他不但將殺父之仇深深埋在心里,同時還不斷地向舜表忠心,為了討好舜,他甚至不惜卑躬屈膝?!秴问洗呵铩分杏羞@樣一段記載:“禹不敢怨,而反事之,官為司空。以通水潦,顏色黧黑。步不相過,竅氣不通,以中帝心?!币馑季褪钦f,大禹敢怒不敢言,只有老老實實、小心翼翼地侍奉著舜,以贏得舜對其信任。走路的時候緊緊地跟在舜的后面,不敢超越半步,大氣都不敢出,千方百計地使舜開心。這種行為怎么看怎么有點兒像當(dāng)年的林某人。

此外,大禹還吸取了父親的教訓(xùn)。當(dāng)年鯀就是只知道治水,而不懂得宣傳自己,才導(dǎo)致最終的主動權(quán)完全掌握在舜的手里。所以大禹很注意宣傳自己,他不僅對舜宣傳自己怎樣賣力的工作,同時還經(jīng)常對當(dāng)時負(fù)責(zé)宣傳工作的皋陶講述自己的治水事跡,他說:“予娶涂山,癸甲生啟,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輔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師;處薄四海,咸建五長,各道有功。”意思就是,我當(dāng)年結(jié)婚娶了涂山氏,只在家住了三天,便為了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yè),為了舜的治水大業(yè)離開了家里,后來兒子啟出生時我都沒時間看一眼,一心在工地上忙碌著,生怕辜負(fù)了舜和天下百姓的期望。

這席話說得皋陶熱淚盈眶,“皋陶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則刑之。”意思就是說,皋陶十分敬重其人品,立刻命令天下人向其學(xué)習(xí),愛崗敬業(yè),三過家門而不入。誰不學(xué)習(xí),就收拾誰。

就這樣,大禹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一下就成為榜樣和英雄,影響力大增,是為“禹德大明”。然而,這13年間,真的是否像他自己表述的那樣孤身一人,一心治水呢?其實不然,我們可以從舜當(dāng)時對他的警告中看出端倪,“毋若丹朱傲,維幔游是好,毋水舟行,朋淫于家,用絕其也,予不能順是?!毖韵轮饩褪蔷娲笥碚f,你不要像丹朱那般傲慢無禮,不要只喜好怠惰游樂,戲謔胡為,在沒有水的地方,你還坐在船上,強(qiáng)迫民工為你推舟游樂,你還和眾多的女子在屋里放縱淫亂,如果這樣繼續(xù)下去,我決不會聽之任之。正所謂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舜所說的這一切,應(yīng)該不會是空穴來風(fēng),無中生有。

后來大禹羽翼漸豐,得到了四方諸侯的擁戴,舜也就無可奈何了。終于,大禹見時機(jī)成熟,便奪取了王位,而后放逐帝舜,最后舜慘死在南方蒼梧。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