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洪秀全貪圖安樂 未納賢言致天國失?。?/h1>
2017-03-03 17:53:2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清末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可是最后卻失敗了,據(jù)說是當(dāng)時洪秀全占領(lǐng)南京后,為采納賢士良策,那是什么原因呢?先來介紹一下這位跟隨洪秀全

清末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可是最后卻失敗了,據(jù)說是當(dāng)時洪秀全占領(lǐng)南京后,為采納賢士良策,那是什么原因呢?先來介紹一下這位跟隨洪秀全打天下的將士。

羅大綱,少懷大志,成年之后,游俠江湖,曾組建"三合會"率饑民暴動。以后進入廣西,加入"天地會",活動于潯、梧、永安、荔浦等地,攻城略邑,突襲清軍。洪秀全起兵后,羅大綱帶領(lǐng)兩千多部眾投靠太平軍,被任命為左二軍軍帥,是太平天國水平的主要將領(lǐng),曾大敗曾國藩水軍,曾國藩幾欲投水而死。

由于羅大綱在加入太平天國之前,曾經(jīng)獨自經(jīng)營一方,所以其戰(zhàn)略眼光,遠遠超過其他諸將。

打下南京之后,對今后的革命形勢,太平天國形成了兩派意見:一派以洪秀全、楊秀清為代表,要定都南京,劃江而治,不思進取;一派以石達開、羅大綱等一線猛將為代表,要求趁熱打鐵,直取北京。尤其是羅大綱的建議極具戰(zhàn)略眼光:

據(jù)《清史稿·洪秀全傳》和李秀成的供詞記載:既都金陵,欲圖河北。羅大綱曰:欲圖河北,必先定河南。大駕駐河南,軍乃渡河。否則先定南九省,無內(nèi)顧憂,然后三路出師:一出湘、楚,以至皖、豫;一出漢中,疾趨咸陽;一出徐、揚,席卷山左。咸陽既定,再出山右,會獵燕都。若懸軍深入,犯險無后援,必敗之道也。且既都金陵,宜多備戰(zhàn)艦,精練水師,然后可戰(zhàn)可守。乃遣丞相林鳳祥、李開芳、羅大綱、曾立昌率軍東下。秀全詔之曰:師行間道,疾趨燕都,無貪攻城奪地糜時日。

大綱詔人曰: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屬無類矣。

這里羅大綱給洪秀全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洪秀全御駕親征,駐師河南。河南就是中原,歷來是中國心腹之地,洪秀全親臨前線,駐軍中原,一是向全國表明太平軍并非亂國流寇,而是要驅(qū)除滿州貴族,光復(fù)漢家江山,二是趁起兵之初的清廷驚慌失措之機,速戰(zhàn)速絕,直搗北京腹心重地,一戰(zhàn)定乾坤。

中策是先平定東南九省,建立穩(wěn)定的大后方,再三分路出師。一路從湖南、湖北入河南;二路遡江而上,取四川,奪長安;三路是從徐州、揚州,奪取山東,隨后三路大軍會師北京。

下策是既然定都南京,必須大力組建水軍,控制長江,才能守住南京。

可惜這三策洪秀全一個也沒有采納。后來林鳳祥、李開芳以偏師北伐,竟然也能一路打到天津。以這種情況分析,如果當(dāng)時洪秀全御駕親征,全力北伐,一定能夠奪取北京。北京失奪,清廷必會遷都關(guān)外,那樣情況可就大不相同了。

看到這種建議不采納,羅大綱敏感的看到洪秀全的局限,痛呼失敗不遠了。后來的局勢發(fā)展,也印證了羅大綱的看法是完全正確的。

一個政權(quán)的最終政治理想極其重要,當(dāng)時的曾國藩、左宗棠、趙烈文等人,以及后來的史學(xué)界都認為洪秀全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宗教和文化問題,一個洋教,而且是個洋邪教,只可欺騙一時,要取得知識分子和廣大老百姓的支持,還得承認中華正統(tǒng)文化。

這固然沒錯,但是能與大清舉全國之力周旋十四年的洪秀全,也不是一無是處,對這個建議,他不會不會是全無考量,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不愿意改變呢?原因很簡單,就是胸?zé)o大志,而且聽不得別人的意見。

當(dāng)年,漢高祖劉邦進行了咸陽皇宮,看到富麗堂皇的宮殿、如山的金銀財寶和成群的美女,革命意志也垮了,當(dāng)晚就要住皇宮里不走了,是張良、蕭何等人連說勸,最后直接讓侍衛(wèi)把劉邦架出了皇宮。劉邦清醒過來做了深刻的自我檢討,不再涉足皇帝半步,而是住在軍營里等項羽來接收。這就是著名的“下榻秦宮”。

可相比之下,洪秀全遠沒有劉邦的心胸和意志,一面是南京城里的花花世界,一面是前途兇險未卜的前線,他寧愿做個富家翁,留在南京好好放縱一下,以補償自己多年的底層貧苦生活。他一留下,洪秀清等人也隨之縱情享樂。——團隊高層放棄了艱苦奮斗和進取精神,失敗只是個時間問題。

相反,如果全力進取,大家都把心思用在戰(zhàn)爭上,洪、楊的內(nèi)訌也不會成為主要矛盾?;鈨?nèi)部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敵我矛盾成為主要矛盾,面對外部矛盾,在工作解決內(nèi)部矛盾。

在洪秀全放棄進取的時候,清廷緩過氣來,起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一大批漢族士大夫,大好局勢馬上一去不復(fù)返了。

若當(dāng)時洪秀全采納了羅大綱的建議,可能結(jié)果就不一樣了。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