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國之將亡必毀長城 看劉備孫權子孫如何自取滅亡

2017-02-25 14:23:5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長城,自從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開始建造,是歷代中原王朝防備北方的游牧民族進攻的屏障。 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國文帝冤殺了名將檀道濟(就是寫下

長城,自從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開始建造,是歷代中原王朝防備北方的游牧民族進攻的屏障。

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國文帝冤殺了名將檀道濟(就是寫下三十六計那主兒),其臨時前高呼“乃壞汝萬里長城”,由此長城也常常被譽為國家之干將。

歷數(shù)中土諸王朝,自毀長城,令國家滅亡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而在三國時代,魏晉何以能統(tǒng)一天下,這其中和劉備、孫權的不肖子孫“自毀長城”有很大的關系。

蜀漢、孫吳國滅時,其國力比之剛建國時候,幾無遜色,可一戰(zhàn)而國滅,令無數(shù)英雄豪杰,淚濕衣襟。

兩漢自來便有宦官誤國,劉備的兒子狗改不了吃屎,在位期間重用黃皓,疏遠有能力的大臣,對待國之“長城”,也是百般猜忌,逼得姜維不得不到沓中屯田避禍,由此使得君臣不能同心守衛(wèi)邊疆,公元263年,魏國權臣司馬昭三路大軍討伐蜀漢,蜀漢滅亡。

孫權的孫子孫皓,在即位初期,尚能實行明政,頗有中興吳國的跡象,不料,幾年不到,就沉溺酒色,專于殺戮,變得昏庸暴虐。蜀漢滅亡之后,晉國司馬氏對于孫吳念念不忘,卻始終不能統(tǒng)一,所幸孫亮殺死了吳國最后的名將陸抗,更是逼得無數(shù)吳國將領投奔晉國。公元279年,司馬懿的孫子晉武帝司馬炎6路大軍伐東吳,一戰(zhàn)而天下一。

蜀漢、孫吳,無數(shù)英雄故事,無數(shù)豪杰夢想與追求,俱往矣......

劉備、孫權一對好妻兄啊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