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 李淵起義改變的第一個男人
武德年間的老臣封德彝,來自大家族渤海封氏,爺爺因為和爾朱榮的矛盾,投降了高歡,隨著陳霸先的崛起,南朝迎來了最后的瘋狂,趁著北周平定北齊,吳明徹進行了一次北伐。結(jié)果,封德彝的老爹,戰(zhàn)敗被俘,去了揚州,十多年后,江南豪族起義爆發(fā),22歲的封德彝,被拉進了楊素的大營,成為楊素的貼身小秘書,重走江南路。正是這段經(jīng)歷,楊素很欣賞這個年輕人,而且自己做主,把親戚家的妹紙,許配給了封德彝。在修建仁壽宮時,認識了岐州刺史李淵,隨后官拜內(nèi)史舍人,在楊廣被殺后,投奔李淵,因為興趣相投,封德彝成了李淵的親信,官拜內(nèi)史侍郎。
說到興趣相投,在李淵的朝廷中,從隋朝過來的大臣,有一個人比封德彝更會利用老同事關(guān)系,而且他的經(jīng)歷,也是相當傳奇,他就是裴寂,唐高祖李淵時期,第一等的大臣。
裴寂,字玄真,山西臨猗人,老封來自渤海封氏,號稱在夏朝時,就有他們祖先的記載,這么雄厚的底蘊,和今天這位爺比起來,還是有點差距。
裴寂的家族,叫河東裴氏。
河東裴氏有多厲害呢,兩千多年的封建史上,都有這幫人的記錄,單單被史書記載的高級別官員,就有六百多人,但是家族的鼎盛,還是出現(xiàn)在隋唐,其中官特別大的,包括裴寂、裴矩、裴耀卿和裴度。
家族龐大的意思,就是人多,也分三六九等,裴寂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依靠本家親戚,撫養(yǎng)長大。
在別人屋檐下生活,白眼是難免的,被人嘲笑也很正常。
不過,裴寂還是應該感謝他的姓氏,裴氏能成為大家族,一個優(yōu)勢,就是家教嚴格,有家族圖書館,書可以盡量看,管夠。
十四歲,古代到了可以打工的年齡,裴寂就在州里,找了份差事,做文員,算是自食其力了。
年輕人進入職場的第一個想法,就是穩(wěn)定,裴寂從小受盡白眼,出人頭地的愿望,從來沒有放棄過,他的想法很簡單:努力工作,好好表現(xiàn)。
裴寂在主簿的位置上,勤勤懇懇,幾年后,主簿成了左親衛(wèi),隨后齊州司戶參軍、侍御史,直到駕部承務郎,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官,離出人頭地、衣錦還鄉(xiāng)的人生目標還遠的很。
裴寂很失望,雖然長官們都喜歡他,也樂意找他當下屬,但那,只是因為裴寂工作努力,升官?光靠努力,顯然是不夠的。在官場上,混了二十多年,將近四十的裴寂,漸漸明白了,出人頭地,當大官,需要的,是家庭,是背景,是應酬,是圓滑。人到中年,圓滑和世故,可以學,家庭背景,有河東裴氏可以依靠,但是應酬,需要龐大的資金做支持,請客需要錢,送禮也需要錢。裴寂雖然話不多,但行動力很好,想通了這個關(guān)節(jié),第二天就開始運作,有人求自己辦事,有銀子,也就收下,此后該送禮送禮,該應酬應酬,終于在將近四十歲的時候,謀求到了晉陽宮副監(jiān)的職位。
晉陽宮,是東魏大丞相高歡,在晉陽縣的天龍山,找了個山洞,建造的避暑山莊,楊堅時期,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擴建,楊廣成為皇帝后,在大業(yè)三年,也就是公元607年,給晉陽宮找了倆負責人,一個正監(jiān)和一個副監(jiān)。
估計正監(jiān)也是個掛了名,不管事的,主要負責人,還是裴寂。
大業(yè)十二年,在晉陽,裴寂迎來了改變他一生的男人,這個人,就是李淵。
李淵出生在大家族,性格豪爽,很喜歡交朋友,來到太原,總想出去走走,認識幾個江湖上,興趣相同的朋友,武則天的老爹武士彟,就是這么在無意中認識的。
裴寂,在官場近三十年,曾經(jīng)和李淵也有過幾面之交,現(xiàn)在都在太原,肯定得聯(lián)絡一下。
李淵呢,也是見過大風浪的人,在官場上,多一個朋友,總比多個敵人,要好的多,于是,和裴寂約了幾次。
本來,也只是應酬一下,幾次之后,卻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李淵佩服裴寂的學識,裴寂佩服李淵的胸襟,一來二去,差點拜把子成了兄弟。
公元616年,這一年,楊廣又去了江都,李密進入瓦崗軍,打敗了張須陀,竇建德從小兵做起,終于等來了當老大的機會,全國范圍,都在鬧起義,官軍很忙。
這一年,二郎李世民顯得特別著急,一直在慫恿老爹:出兵吧,全國大亂,正是開創(chuàng)一番基業(yè)的好機會。
李淵呢,總是慢吞吞的回復:再等等,再等等。
看著自己的父親,可能錯過,領兵中原,建立一番事業(yè)的大好時機,李世民派人,找到了裴寂,請他想想辦法。
裴寂也在等待這個機會,一直以來,裴寂混官場,就是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做大官,出將入相,但是靠常規(guī)途徑,已經(jīng)沒指望了。
裴寂已經(jīng)四十三歲了,按照古語,對自己的人生目標,不再迷茫,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是決定,搏一次。
裴寂的計劃,很簡單,先教唆李淵起義,然后全力支持。
他的第一步計劃,是色誘。起義爆發(fā)后,李淵四處征戰(zhàn),奔波勞碌,老婆竇氏,也就是李建成、李世民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還有一個萬氏,是李智云的母親,正在河東,身邊一個女人也沒有。晉陽宮,參照的,是皇帝行宮的規(guī)模,宮女肯定不會少,于是裴寂挑了個漂亮的,送給李淵。之后,時機成熟,李淵也露出了崢嶸,不再猶豫,從人員安排、軍隊布置,到糧草,都已經(jīng)安排穩(wěn)妥,而裴寂要做的,是錦上添花,他把晉陽宮的家底,宮女、糧草、鎧甲、綢緞,作為軍資,給了李淵。
作為回報,李淵封裴寂為長史,待在自己身邊,出謀劃策。
武德元年,也就是公元618年,楊廣被殺,李淵登基的時機成熟,作為儀式,是裴寂帶頭,勸李淵:
“丞相,你就當了這個皇帝吧”
李淵呢,不同意。
做戲是要做全套的,禪讓,不同意,再請求,連續(xù)反復,這么三次,李淵很為難的,成了皇帝,廟號唐高祖。
李淵做了皇帝,最高興的,是裴寂,三十年,在官場混了三十年,終于有機會,做個稱頭一點的大官了,起碼是三品大員,不,如果再有點功勞,二品宰相,也不是不可能啊。
裴寂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李唐建立后,第一個上門挑戰(zhàn)的,是劉武周。
劉武周原本是李淵手下,山西朔州的鷹揚府校尉,因為李淵要攻打長安,留在太原防守的部隊,都交給了李元吉,但是兵太少,完全抵擋不了劉武周。
武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19年,劉武周得到宋金剛,老宋是個懂得兵法的軍事統(tǒng)帥,在山西境內(nèi),掃了一圈,準備進攻山西重鎮(zhèn),太原。
山西是李淵起兵的大本營,同時,裴寂的老家,也在山西,河東裴氏么,超級大家族,這是一次,封侯拜相的好機會,于是,裴寂主動請纓,文臣變武將,要去鎮(zhèn)壓宋金剛。
裴寂雖然沒帶過兵,但是兵書也是看過很多的,去之前,想的很清楚,優(yōu)勢主要有兩個:
主場作戰(zhàn),裴氏的影響力,可以很容易的,聯(lián)絡其他家族,共同抵抗宋金剛,人多;
宋金剛以騎兵為主,攻城不是強項。
算盤打的很清楚,但是第一次接觸,裴寂就輸了。
兩支部隊,在介休城相遇,宋金剛在城里,裴寂在城外,打,打不進去,于是就在城外的山腳下駐扎,依山旁水,旁邊有水源,是個很好的營盤選址。宋金剛站在城樓上,觀察了裴寂的部隊,防御的很到位,偷襲沒機會,但最后,老宋還是找到突破口,一舉把裴寂趕回了太原。宋金剛的辦法,其實很簡單,直接去上游,把水源給切斷了,裴寂沒了水,士兵馬匹都受不了,只能換地盤,老宋選擇對方挪窩的時間,發(fā)動突然襲擊,裴寂全軍覆沒,一個人跑回了晉州。裴寂的兵法書沒少看,但是行軍打仗,實在需要天賦,沒多久,山西又是大片土地,被宋金剛給占了,裴寂支持不下去,出將入相的人生理想,也不要了,上表李淵,回長安。這次,裴寂算是清楚了自己的能力,打仗,是真不行,那就搞點自己擅長的。李淵建立唐朝后,需要和隋朝有所區(qū)別,首先從法律開始,由裴寂牽頭,負責武德律的修訂。
有了法律,就有了行為準則。
武德六年,裴寂成為尚書左仆射;
武德九年,裴寂成為三公之一的司空;
一朝天子一朝臣,裴寂在李淵時期,因為淵博的知識,受到李淵重用,但是了李世民時期,情況就變了。
唐太宗接手李唐后,整個朝廷,都要換上自己人,裴寂、封德彝這幫人,都是老臣,只能進入清退名單,一個個都下崗了。
貞觀三年,也就是公元629年,位列三公的朝堂第一人,裴寂,凄涼下臺,以往獲得所有榮譽都沒了,連飯票都給收回去了,原因,是因為一個和尚。
這名和尚,叫法雅,從東晉開始,佛教開始成為中原第一大教派,信眾特別多,而且當和尚免稅,導致很多年輕人都跑去當和尚了,為了管理這些人,中央會選擇十個和尚,作為老大,法雅就是這十個人中的一個。
在很多小說里,都會出現(xiàn),唐朝軍隊里,夾雜少林武僧,平定叛亂的記載,鼓勵和尚,參軍報國,就是法雅極力支持的結(jié)果。
李淵時期,因為國家新建,需要所有的支持,對待和尚,政策相當優(yōu)惠,但是到了李世民時,國家已經(jīng)不打仗了,和尚太多,影響經(jīng)濟,于是,曾經(jīng)的優(yōu)惠政策,慢慢就少了。
法雅是領頭的,這情況,相當不滿意,開始散布謠言,說皇帝的失德,李世民不高興,就下令徹查,發(fā)現(xiàn),裴寂和法雅是老朋友,結(jié)果,裴寂的官,就這樣沒了,此后更是被流放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