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宋太宗是圍棋高手 常擺死活棋勢考驗朝臣

2017-02-25 00:30:2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唐代吟詠圍棋的詩歌多不勝數(shù),流傳至今的圍棋用具,也極顯那個時代的繁華。到了宋代,棋子多使用陶瓷,已經(jīng)不像唐代那樣只在材質(zhì)上顯尊貴。

唐代吟詠圍棋的詩歌多不勝數(shù),流傳至今的圍棋用具,也極顯那個時代的繁華。到了宋代,棋子多使用陶瓷,已經(jīng)不像唐代那樣只在材質(zhì)上顯尊貴。洛陽一帶所出的圍棋子更是五花八門,造型多樣。

洛陽圍棋博物館里收藏的一枚唐代瑪瑙圍棋子,晶瑩剔透,毫無雜塵,恰如荷葉上一團(tuán)靜立的水珠;還有數(shù)枚琉璃棋子,歷經(jīng)千年仍散發(fā)著耀眼的寶石藍(lán)色,極顯尊貴。最為特殊的是一些用貝殼制作的棋子,溫潤如玉,使用過的貝殼上還有切割后留下的圓洞。

這些棋具都是從洛陽民間收集而來,曾為古都大戶人家甚至宮廷中所用無疑。

“宮棋布局不依經(jīng),黑白分明子數(shù)停。巡拾玉沙天漢曉,猶殘織女兩三星?!彼坪跻仓挥兴鼈儯芨拼鷿}川詩人王建絕美的《夜看美人宮棋》匹配。

到了宋代,棋子多使用陶瓷,已經(jīng)不像唐代那樣只在材質(zhì)上顯尊貴。洛陽一帶所出的圍棋子更是五花八門,造型多樣。

宋人把工夫都花在了給棋子刻字印花上,刻花的有花葉紋、八角紋、飛鳥紋、人物紋等,刻字有“舍”“德”“醉仙”“重”“其”“記”“天下太平”等,還有模仿錢幣造型的“開元通寶”。即使是刻著相同的字,也有不同的造型,說明在商業(yè)發(fā)達(dá)的宋代,棋具可能已經(jīng)有了專門的作坊和品牌。

不過,最吸引我的不是這些規(guī)規(guī)整整、已有些流水線產(chǎn)品味道的貨色,而是幾枚并不算精良的瓷質(zhì)棋子。它們的表面上印著矛尖花,涂有清釉,與通常棋子無異,但翻過來看,凹下去的底部竟還留著清晰的指紋——一千年前制棋工匠的指紋!

應(yīng)該是做胎時,拇指指肚頂捏胎土留下的,細(xì)小紋路之間夾雜著一千年的灰塵,卻絲毫沒有讓人覺得它們有這么久的生命。那新鮮模樣,就如同工匠用泥手剛剛做好,丟在地上,隨即被我們撿起。

趙光義想輸,賈玄不想贏

北宋是我國古代各種體育競技活動的發(fā)展高峰,帝王將相、文人名士也多喜好圍棋。當(dāng)時京城開封仍然設(shè)有棋待詔,皇室中,最出名的高手是太宗趙光義。圍棋史上有四大名局,在2007年長春亞冬會開幕式上曾用人陣模擬棋局向全世界展示過,包括孫策詔呂范弈棋局、唐明皇昭鄭觀音弈棋局、宋太宗御制角局圖勢和元《玄玄棋經(jīng)》千層寶閣勢。宋太宗能憑借自己創(chuàng)制的棋勢,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死活題躋身其中,足見功力不凡。

據(jù)說,當(dāng)時的一些國手都下不過趙光義,他還常擺一些死活棋勢考驗朝臣,北宋《筵上狂詩送待棋衣襖天使》中記載:“太宗多才復(fù)多藝,萬幾余暇翻棋勢,對面千里為第一,獨飛天鵝為第二,第三海底取珠勢,三陣堂堂皆御制。”“對面千里”、“獨飛天鵝”和“海底取明珠”等棋勢,都是趙光義的發(fā)明。

不過,當(dāng)時有個叫賈玄的棋待詔,雖然尊趙光義為高手,每次對弈都被讓子,但若認(rèn)真下起來,趙光義是贏不了的。趙光義發(fā)現(xiàn),每次跟賈玄對弈,自己都是不多不少只贏一個子,哪有這么巧的事?一次兩人下棋,第一局,賈玄又是輸一子,趙光義警告他說:“再下一盤,如果你還輸,就打你五十大板!”賈玄說:“陛下棋藝高超,我這次全力以赴,爭取不輸?!?/p>

結(jié)果,第二盤出現(xiàn)了“三劫循環(huán)”,按規(guī)則判為和棋。趙光義哭笑不得,重開第三局,說:“這盤如果你贏了,就賜你緋衣(類似清代的黃馬褂),如果輸了,把你扔到荷花池里!”結(jié)果,第三局又是和棋,趙光義說:“我讓你子還是和棋,應(yīng)該算你輸了!”于是命人把賈玄扔到荷花池里。賈玄一看要來真的,連忙大呼:“皇上且慢,我手里還有一個子還沒算上呢!”攤開手掌,果然還有一子。趙光義大笑,遂命人賜他緋衣。

六一居士都有哪六個一

北宋的文人也在棋壇留下頗多佳話。

晚年在洛陽定居,留下一宅“安樂窩”的理學(xué)家邵雍,棋力如何不知,但寫過一首《觀棋大吟》,有1800字之多,創(chuàng)下棋詩之最。

在開封金榜題名進(jìn)入仕途的歐陽修,官運并不如意,因此寄情山水琴棋,四十歲被貶滁州時,號醉翁;六十歲準(zhǔn)備“退休于潁水之上”時,又更號為“六一居士”。朋友問,為什么號六一?歐陽修說:“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朋友說,這不才五一嗎,歐陽修說,加上我這一個老翁,豈不正是六一?

文人們總嫌下棋的時間不夠,黃庭堅因此提出了自己理想的時間分割標(biāo)準(zhǔn),他在給侄兒的信中說:“時光寶貴,人的一生如果三分之一時間處理公事,三分之一讀書,三分之一下棋飲酒就好了?!秉S先生的終極要求竟然完全不涉及游山玩水、海天盛筵,唯一算上娛樂的是下棋飲酒,真的好上進(jìn),難怪書法詩文都有大成。

除此之外,范仲淹、蘇東坡等人在圍棋上花的時間也不少。王安石略有不同,他在宋神宗時當(dāng)宰相,忙著搞變法,只能在日理萬機(jī)的間隙偷閑下棋,所以愛下快棋。史料記載,他“每與人對局,未嘗致思,隨手疾應(yīng),覺其勢將敗,便斂局曰:‘本圖適興忘慮,反至若思勞神,不如其已?!?/p>

顯然,王安石是把下棋當(dāng)作消遣,落子比較隨意,常因此招致大敗,眼看要輸了便不下了,說下棋太勞神。這倒有些輸不起的樣子,與他改革家的身份不相符。

“爛柯名下無虛士”

北宋開封城里還有大批職業(yè)棋手。

《忘憂清樂集》中說:“我朝善弈顯名天下者,昔年待詔老劉宗,今日劉仲甫、楊中隱以至王琬、孫侁、郭范、李百祥輩?!边@七人應(yīng)該都是頂級水平的,做過棋待詔。在社會上,也出現(xiàn)了以棋謀生的棋師、門客,依靠在達(dá)官貴人家作棋藝表演,陪人或者教人下棋為生。還有一些棋手,在市肆設(shè)局,靠陪人、指導(dǎo)人對弈乃至賭博為生,叫做“棋工”,他們地位不高,收入不穩(wěn),茶館是他們的基本活動場所,但他們因為直接與市井民眾打交道,卻是在民間推廣圍棋的主力軍。

北宋圍棋水平最高的是誰?有人認(rèn)為是國手劉仲甫。劉仲甫確實厲害,居開封翰林院棋待詔20多年,陪宋哲宗、宋徽宗兩代皇帝下過棋,有《棋訣》傳世,是圍棋史上繼唐代王積薪之后的一個標(biāo)志性棋手,人稱棋力較王積薪還要高“兩道”。

據(jù)宋代成書的《春渚記聞》記載,劉仲甫從江西北上開封考取棋待詔,為試自己棋力,曾途經(jīng)杭州,在街頭打著“江南棋客劉仲甫,奉饒?zhí)煜缕逑取钡钠熳?,以價值三百兩銀子的銀盆酒器做賭注,找人切磋。敢“饒?zhí)煜缕逑取?,可謂囂張無比,但真就沒人能贏他。他的有些落子觀眾看不懂,他就說:“此著二十著后方用也?!惫?,“下二十余著正遇此子,局勢大變”。

不過,在當(dāng)時,能與劉仲甫一爭高下的,還有三人——祝不疑、晉士明和王憨。其中,衢州爛柯山高手祝不疑在開封與劉仲甫偶遇,曾讓劉仲甫相當(dāng)不堪。

《春渚記聞》記載,紹圣初年,祝不疑去禮部辦事,同鄉(xiāng)硬把他拉到寺庭里觀國手下棋,正巧劉仲甫也在,兩人便被撮堆兒對弈。劉仲甫起初不知對手是誰,祝不疑第一局保存實力,輸了三目,第二局下至中局,劉仲甫已確信對方是高手,再三詢問,得知是“名品”祝不疑,便推說家里有客人,改日再約,走了,走前連聲贊許:“爛柯名下無虛士也!”

其后,祝不疑幾次拜訪,劉仲甫“竟不復(fù)以棋為言,蓋知不敵,恐貽國手之羞也”。而祝不疑作為非職業(yè)棋手,可謂不勝而勝。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