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怎樣開始執(zhí)政的?慈禧共執(zhí)政多長時間
咸豐帝沉湎酒色,出了名的不務正業(yè),慈禧很早就開始替丈夫處理政務。讓人們真正認識到這個女人深沉一面的是“辛酉政變”。咸豐十一年(1861,農(nóng)歷辛酉年)八月,咸豐帝在熱河去世。離世前,他委派肅順等八位大臣輔佐年幼的皇子,以保證皇子成人后順利執(zhí)政。咸豐帝的這個計劃看似周密,卻低估了自己枕邊人的欲望。那時的慈禧還是27歲的懿貴妃,丈夫死了,兒子即將登基,她也就成了太后,眼看無上權力即將落入自己掌中,可是肅順這些輔政大臣卻完全控制了熱河行宮,一切政令措施都必須出自他們之手。這讓熱衷于權力的懿貴妃難以接受,她一定要奪回屬于她的權力。
肅順等人勢力強大,要想奪回權力,首先需要找到重量級的同盟。懿貴妃首先想到的就是恭親王奕。奕是咸豐皇帝的親弟弟,據(jù)說當年兩人為了皇位曾各顯神通,無所不用其極。咸豐帝當上皇帝后,雖然沒有要了這個弟弟的命,但也一直把他排斥在最高權力圈之外。奕才華出眾,始終有一批大臣支持他。咸豐帝突然去世后,朝中一片混亂,奕只想挽救祖宗傳下來的基業(yè),對皇位暫時沒有興趣。從各方面講,他都是一個合適的合作者。
可是如何才能瞞過輔政大臣們的眼線,聯(lián)系到此時還在北京城的奕呢?懿貴妃想到了一個巧妙的辦法。有一天,懿貴妃身邊的小太監(jiān)安德海突然和皇后身邊的侍女吵了起來。懿貴妃為了尊重皇后,狠狠地處罰了安德海,并命首領太監(jiān)把他遣送回京,派在“大掃處”做苦力。一個小小的太監(jiān)受罰,當然不會被日理萬機的輔政大臣們當回事,安德海順利回到京城,輾轉見到了恭親王,把蓋有皇后私印的懿貴妃的親筆信交給了他。懿貴妃就是通過這封信,表達了希望恭親王能支持政變的愿望。
除了恭親王以外,懿貴妃還利用安德海暗中拉攏了一大批對肅順等人不滿的滿漢官員,其中包括不少如大學士周祖培等很有影響力的官員,這些人成了日后懿貴妃掌權的最初政治班底。
同年九月二十九日,即1861年11月1日,懿貴妃已經(jīng)成為慈禧太后,并與慈安太后趕在輔政大臣們之前回到北京。按照信中的計劃,恭親王奕帶著文武百官在德勝門迎接兩位太后。兩位太后容顏憔悴,顧不上回宮,就在當場向文武百官哭訴輔政大臣欺侮孤兒寡母的欺君行徑。在奕派和兩宮太后的聯(lián)手操作下,官員們?nèi)呵榧崳浾撏耆瓜蛄颂笈伞?/p>
在奕和滿漢大臣的支持下,肅順等人完全失去了反抗的機會,慈禧一舉翻盤,命令載垣、端華自盡,肅順斬立決,其余五人革職。
精明的慈禧知道自己雖然獲勝,但根基仍不穩(wěn)固,因此沒有大搞株連,僅是處分了與肅順來往密切的六名官員和五名太監(jiān)。更令人叫絕的是,她竟然命令將肅順等人家中抄得的書信及賬簿統(tǒng)統(tǒng)“公開焚毀,毋庸呈覽”,這一做法與官渡之戰(zhàn)后的曹操如出一轍,令人不得不佩服慈禧太后的政治智慧。
也正是這樣的政治敏感讓一個女人在男人至上的世界中控制了最高權力4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