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李忱有何人生經(jīng)歷?唐宣宗李忱生平簡介
早年經(jīng)歷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李忱生于唐長安城大明宮,為唐憲宗的第十三子,生母原為鎮(zhèn)海節(jié)度使李锜侍妾鄭
氏,李锜謀反失敗,鄭氏入宮后當郭太后的侍兒,后來被唐憲宗臨幸,生下李忱。論輩分,他是敬、文、武宗的皇叔,論年齡卻比唐敬宗和唐文宗還小一歲。他在穆宗長慶元年(821)三月,被封為光王。
登基稱帝
公元845年唐武宗病危時,宦官們?yōu)榱苏覀€好控制的人當皇帝,就把37歲的光王李怡立為皇太叔,并更名李忱,成為新的皇位繼承人。
大中元年(公元846年),李怡登基稱帝,是為唐宣宗。
唐宣宗即位后勤于政事,孜孜求治。他非常喜歡讀《貞觀政要》。他重新整頓吏治,并且限制皇親和宦官。他把死于甘露之變中除鄭李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唐王朝政局在他的治理下,很快安定下來了。
大中之治
唐宣宗于即帝位后致力于改善中唐以來所遺留下來的種種社會問題,對內(nèi)貶謫李德裕,結(jié)束牛李黨爭;抑制宦官勢力過分膨脹;打擊不法權(quán)貴、外戚。
在位期間宣宗勤儉治國,體恤百姓,減少賦稅,注重人才選拔,對外,唐宣宗不斷擊敗吐蕃、回鶻、黨項、奚人,收復安史之亂后被吐蕃占領(lǐng)的大片失地;唐朝國勢有所起色,百姓日漸富裕,使本已衰敗的朝政呈現(xiàn)出“中興”的小康局面。因此,史上對唐宣宗評價極高,認為他是和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和貞觀之治的唐太宗一樣的明君”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
因病駕崩
公元859年(大中十三年),五月起,宣宗因為食用仙丹中毒,身體狀況非常糟糕,一連一個多月都不能上朝。到了八月,病入膏肓的宣宗駕崩。嗣后宮中又是變故頻頻。他一直信任的宰相令狐绹攝冢宰負責治喪。群臣上謚號曰圣武獻文孝皇帝,廟號宣宗。第二年二月,葬于貞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