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 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2016-11-29 19:20:1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1882年,一個十七歲的安徽后生離開了家鄉(xiāng),開始了他的浪跡天涯之旅,他口袋里揣著的,僅僅只是一塊銀元,還有那滿腔的理想,那時,他的名字

1882年,一個十七歲的安徽后生離開了家鄉(xiāng),開始了他的浪跡天涯之旅,他口袋里揣著的,僅僅只是一塊銀元,還有那滿腔的理想,那時,他的名字叫段啟瑞,很多年后,他更改了中間的一個字,段祺瑞,民國史上一個傳奇的名字。

段祺瑞的江湖生涯第一站是威海,投奔他的一個在威海清營中做管帶的族叔,開始了軍旅生涯,三年后,李鴻章在天津紫竹林創(chuàng)辦了武備學堂,在淮軍士兵中選拔生員,小段報名參考,一舉中地,進入了武備學堂炮兵科。

在武備學堂的日子,小段十分刻苦,各項功科門門拔尖,尤其專業(yè)科非常精通,而且理論結合實踐,對各種炮的結構了如指掌,有一次,學堂購自德國的一門管退炮的瞄準器壞了,全武備學堂包括教員都無人會修,最終是段祺瑞出手解決了這個難題,還畫出精確的圖紙,他因此受到了校方的重視,小段在武備學堂成為了炮兵科的學霸。

金子總會發(fā)光,一次李鴻章去武備學堂視察,讓學生們進行演習,馬、步、工科學生的演習均很順利,而炮兵科的學習搞砸了,因當時天氣不好有陰雨,風雨飄搖中沒有一名炮兵科學生打找中耙子,只剩下最后一名學員出場的時候李中堂已經(jīng)氣得把望遠鏡砸在了地上,這時卻聽到了學生們的歡呼,中了,而且連中三元,炮炮中耙心,最后一名學員為炮兵科挽回了顏面。演習結束后,李鴻章接見了這名神炮手,他就是段祺瑞,報上家門后,李鴻章發(fā)現(xiàn)這名兵竟然還是自己的安徽老鄉(xiāng),從此段祺瑞這個名字就記在了他的心中。

1889年,清政府擬選拔五人去德國學習軍事,名單送到李鴻章手頭的時候,李鴻章想到了三年前在那場炮兵演習中表現(xiàn)出彩的小老鄉(xiāng),于是劃掉其中一名,填上了段祺瑞的大名,1889年春天,段祺瑞告別妻兒子,和其他4個同學來到德國柏林陸軍學院,學習軍事理論和各種操練課程。一年后,他們又奉命到魯爾區(qū)埃森克虜伯兵工廠,進行火炮實習。見識到了克虜伯家族是怎么生產(chǎn)出近代史上第一神炮克虜伯火炮。1890年春天,清廷特使洪春代表皇帝前往德國埃森探望留學生的時候。五名同學已經(jīng)以嫻熟的技術玩轉各式克虜伯大炮,獲得弗里茨·克虜伯的贊賞。在其它四名同學學成回國后,李鴻章又特批他的小同鄉(xiāng)一人獨留德國克虜伯炮廠學習各類火炮的型制構造、使用和保養(yǎng)等課程。留德期間李中常先后兩次寫信給段祺瑞,勉勵小老鄉(xiāng)精學苦造,希望他成為清帝國將來的炮王。

1890年末,段祺瑞學成回國,卻被擱之閑職,在威海任隨營教習,四年后,中日甲午海戰(zhàn)爆發(fā),作為一名軍事教宮的段祺瑞深受抗敵官兵的愛國熱情影響,親自帶領武備學堂的學生,參加戰(zhàn)斗,協(xié)助炮臺的中國守軍炮轟日軍,與奪取炮臺的日軍展開激戰(zhàn)。

中日甲午海戰(zhàn)中國慘敗,李鴻章經(jīng)營多年的北洋海軍一朝化為烏有,逼迫清廷建立新式軍隊的呼聲越來越高,1895年,袁世凱奉旨天津小站練兵,廣招賢良,選拔標準是“宿將及有根底之學生”。

小站練兵成了中國軍閥的搖藍,如段祺瑞、王士珍、姜桂題、楊榮泰、龔元友、吳長純、徐邦杰、任永清、梁華殿、馮國璋、陳光遠、王占元、張懷芝、何宗蓮、馬龍標、雷震春、王英鍇、吳鳳嶺、趙國賢、田中玉、孟恩遠、陸建章、曹錕、張勛、段芝貴等,皆云集麾下,真是龍虎聚集。他們當中許多人日后都成為了民國的風云人物,而當時最出類拔萃的,還數(shù)北洋三杰,即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王為龍,段為虎,馮為狗。

段被稱作北洋之“虎”。

段祺瑞被招進小站后,被任命為炮營統(tǒng)帶,兼隨營學堂總監(jiān)。他的麾下兵并不算多,有兩千名炮兵,一百門余門炮。

但這是近代中國第一支現(xiàn)代化裝備的正規(guī)炮兵部隊,而段祺瑞則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炮兵司令。

除了帶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支炮兵隊伍,段祺瑞還撰寫出大量的炮兵理論及軍事制度,如《新建陸軍兵略錄存》《編練章程》《戰(zhàn)法操典》《訓練操法詳晰圖說》,對中國后來的炮兵建設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冠以他炮兵之王,絕對名符其實。

從小站開始,炮兵之王開始了他在近代史上精彩的演出,其間四任總理、四任陸軍總長、一任參謀長、一任國家元首,以三造共和之功(致電要求清帝退位、抵制洪憲帝制和討伐張勛復辟)成為近代民國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人物之一。

(馮玉祥,張作霖,段祺瑞)-1924年的天津會議合影

段祺瑞在政治的功過是非在此夜狼不想過多評述,作為中國近代史上唯一一個炮兵出身的國家元首,段祺瑞立身江湖的還是他精準的政治眼光和多年養(yǎng)成的高于當世的我自道德情操,無論其它功過,段祺瑞所做的幾件事無疑和當年他在演習中獨中三元一樣獲得的世人的贊益。

第一是作為袁世凱的心腹,他始終態(tài)度堅定的反對袁世凱復辟稱帝,那怕為此招來袁世凱的震怒罷官,他說了我不是反大總統(tǒng),是不愿大總統(tǒng)被小人縱恿走向一條與歷史和人民背逆之路。

第二在維護國家主權上不遺余力,他執(zhí)政期間曾經(jīng)派大將徐樹崢發(fā)兵收復外蒙,這是近代史上唯一一位對外蒙用兵的國家元首,最后雖失敗,但值得尊敬。

第三其個人品德值得稱贊,段本人號稱六不總理,不抽不喝不嫖不財不貪不占,號稱六不總理,在胡天胡地胡風騷的民國軍閥中簡直就是一個異類,執(zhí)政十多年,不為私利,家無余財,他的親朋好友極少因為他的緣故得以做官,一代軍閥竟然沒為自己置私產(chǎn),晚年段到天津養(yǎng)老,竟沒有一棟自己的房產(chǎn),一度只能租房,還是他昔日的部將看不過去,眾人集款為老段在天津買了一棟房,后期蔣介石數(shù)次給段拔了幾次款,都是因為知道老段家揭不開鍋的緣故,新中國建立后,毛澤東主席了解到段的遺屬生活困難后也指示政府部門予以照顧,后來國共兩黨政府對段的品行,都是予以了極大的肯定。

第四、堅決抗日,晚年保節(jié)操,日本人當年逼迫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段是堅決抵制者,后來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段稱病稱職,晚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扶持溥儀成立偽滿洲國,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多次到天津秘密拜訪段祺瑞,想請段出面組織華北政府,并許愿只要段同意,日本將會全力支持,但遭到了段祺瑞的嚴詞拒絕。為避免日本人的要挾,段祺瑞后舉家遷滬,公開表明自己的抗日態(tài)度。為時人所贊。

段晚年信佛,吃素(也有一說3.18鎮(zhèn)壓學生慘案后,段曾在公開場合向學生忤悔,并從此吃素),1934年其胃部出血,經(jīng)手術后身體日益虛弱,家人勸其開葷,段予以拒絕。1936年病逝于上海,臨終遺言:“勿因我見而輕起政爭,勿尚空談而不顧實踐,勿興不急之務而浪用民財,勿信過激言行之說而自搖邦本。講外交者,勿忘鞏固國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國粹;治家者,勿棄國有之禮教;求學者,勿鶩時尚之紛華。”

這幾句話是當初揣著一塊銀元闖蕩江湖的安徽后生經(jīng)過大風大浪后,留給了后世的最后一筆財富。

(本文來自夜狼嘯西風)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