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曹魏第一人張遼:總是出現(xiàn)在最需要他出現(xiàn)的位置

2016-11-25 06:28:4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張遼--曹魏第一悍將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縣人(今山西省朔州)。按正史記錄,作為浴血疆場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張遼當為曹魏陣營的

張遼--曹魏第一悍將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縣人(今山西省朔州)。按正史記錄,作為浴血疆場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張遼當為曹魏陣營的第一人?!度龂尽穼堖|列為曹魏五年夜將之首。王歆更贊曰:“曹魏多名將,而張遼為第一。”

《三國志·張遼傳》中曾提到張遼“本聶壹以后,以避怨變姓”。張遼的先祖聶壹,就是漢武帝期間馳名的“馬邑之謀”的始作俑者。史載,在西漢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雁門馬邑一帶的豪商聶壹出于對匈奴的熟習和對西漢王朝邊患不息的焦炙,經由過程人向漢武帝建議:和親以后漢代已守信于匈奴,只要誘之以利,一定能將之擊潰。因而聶壹受命以本身作餌,親到匈奴陣營,向那時的軍臣單于詐降,更稱本身能斬殺馬邑縣令,迫使馬邑舉城降服佩服,然后可盡得該城財物。單于信其言,又貪其利,便立即籌謀起兵。聶壹回漢后,以一位罪犯的首領訛稱為馬邑長吏之頭,以示機會已至,勾引匈奴軍深切重地。

漢武帝派出五位將軍連同車騎步共三十萬在馬邑設伏。這五位將軍是衛(wèi)尉李廣驍騎將軍,太仆公孫賀輕車將軍,年夜行王恢將屯將軍,太中年夜夫李息材官將軍,御史年夜夫韓安國護軍將軍。列位領軍都附屬韓安國,商定在單于進進馬邑時縱兵出擊。

打算原本順遂進行,詎料單于走到左云一帶時,發(fā)現(xiàn)城野之間只見畜生,不見一人,因而起了狐疑。他派兵攻下一個堡壘,俘虜了一位尉史。該尉史戳穿了早已有三十多萬漢軍匿伏在馬邑四周的本相,悉破詭計的單于年夜驚退兵,漢軍設伏全無用武之地?!榜R邑之謀”亦以掉敗了結。聶壹一片赤忱付于荒草,不單無功,還成了漢、匈兩方都思疑的人。為了逃難,他改姓為“張”。

三百年后,老張家有一個男娃出生避世了,他即是張遼。張遼年青時,曾做過郡吏。東漢末年,因其武力過人,被并州刺史丁原召為從事,并派他帶兵到京城。后來又被年夜將軍何進派往河北招兵買馬,張遼回來時,189年,何進的權勢已被覆滅。因而又回附董卓,后來董卓兵敗,張遼又帶著手下的將士們回附呂布,擔負騎都尉。198年,呂布鄙人邳被曹操擊敗以后,張遼率部降服佩服,被拜為中郎將、賜關內侯,并擔負魯相。后因軍功被提升為裨將軍。

張遼回降曹操今后,跟班曹操轉戰(zhàn)南北,討袁紹,平河北,征荊州,戰(zhàn)孫權,屢立軍功,與曹仁、夏侯淵、張合、徐晃被并稱為曹操的五年夜良將。曹操剿除袁紹的權勢后,調派張遼管轄魯國各縣,并跟從夏侯淵剿除東海的昌豨,成功勸降。后隨曹操往黎陽剿除袁譚、袁尚聯(lián)軍,因軍功而升為中堅將軍。

曹操返許,命張遼和樂進攻下了陰安,再隨曹操再攻下鄴。更攻下了趙國、常山。205年,隨曹操成功剿除了袁譚,攻下海濱,并擊敗遼東的賊兵。張遼引軍還鄴城時,曹操親身出迎張遼,更與張遼共載一車,并封張遼為蕩寇將軍。

接著張遼又率軍攻打荊州,平定了江夏各縣,在臨潁屯兵,受封為都亭侯。207年,伴同曹操進攻于柳城的袁尚,途中趕上烏桓軍。張遼壯氣高昂,勸曹操即時赴戰(zhàn),曹操壯其行動,親身把所持的麾旗授與張遼。遼遂引軍突擊,年夜破敵兵,親斬單于蹋頓于陣前。

那時辰荊州還沒有安寧,隨后張遼還駐荊州時,軍中忽有謀反者紛擾起事,三更驚亂起火,三軍亂作一團。此時張遼顧謂擺布道∶“不成轟動。這必然不會是全營盡反,必定是引發(fā)嘩變之人,想藉此惑亂他人罷了?!币蚨鴤髁钴娭校灰皇欠磥y者安坐勿動。而張遼則率領親兵數(shù)十人,守立于陣中。很快動亂就停息了,軍中隨即擒獲首謀者,并將其斬殺,完全停息了局勢。

張遼不但擅長撻伐,并且很有計謀目光。建安十二年曹操遠征袁尚時,張遼勸諫說:“許昌,此刻是全國的城市。皇帝(漢獻帝)正居許昌,您千里北征,若是劉表派劉備狙擊,挾持了皇帝而呼吁四方,情勢就危險了!”公然,曹操北征以后,劉備即向劉表建議襲許,而劉表不克不及用其計。但就那時情勢而言,在劉表為掉計,在曹操為僥幸,張遼的擔憂是很有見識的。

張遼在其二十余年的兵馬生活生計中,戰(zhàn)無不勝,守無不固,其為將之勇力和智略皆有可不雅。張遼軍旅生活生計最光輝的巔峰是對孫權的合肥之戰(zhàn)。208年,曹操于赤壁之戰(zhàn)年夜敗,派張遼、李典、樂進率七千余人駐合肥,并派護軍薛悌送函給張遼,函署“賊至乃發(fā)”。建安二十年(215)八月,吳主孫權親身率兵十萬圍困合肥。其間,駐守合肥的曹軍僅七千余人。兩軍對陣,眾寡差異。恰恰在這求助緊急關頭,曹操又親身率兵西征在外,一時沒法調派戎行來搭救合肥。遇此嚴重情勢,對駐守合肥的曹軍來講,其實是兇多吉少。守將樂進、李典相覷無奈,虎將張遼見此贊不絕口曰:“曹公今遠征在外,若坐等曹公派救兵來救,即使救兵來到,那時吾等也早被吳軍擊敗。此刻獨一的上策,是在吳軍尚安身未穩(wěn)之時,自動出擊,挫其銳氣,方能安寧眾心,鼓舞士氣,得以守住城池。成敗之機,在此一戰(zhàn),諸君何疑?”

李典與張遼素有隔膜,然在此求助緊急關頭,聞張遼之言,便激昂大方陳詞曰:“此國度年夜事,既然將軍主張已定,不屈不撓,吾等能以小私而舍棄年夜義乎?”因而,張遼夜募敢從之士八百人,于拂曉時突殺吳陣,直戰(zhàn)至日中乃停戰(zhàn),使吳軍蒙受重創(chuàng)。此戰(zhàn)中,“(張)遼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shù)十人,斬二將?!睂O權猝不及防,10萬年夜軍被強逼退守到一片高地。后來見張遼兵少,“乃聚圍遼數(shù)重”。張遼軍左沖右突,勇不成當,一度與數(shù)十人殺出重圍,后見本身的年夜部人馬還在圍中,又折返回陣,救出本身的手下。孫權的戎行“皆披靡,無敢當者”。一場年夜戰(zhàn)從早晨殺到午時,“吳人奪氣”,孫權只好退卻。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