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傳統(tǒng)文化 > 正文

維吾爾族建筑 維吾爾民居特點簡介

2016-06-11 23:42:0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維吾爾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門忌朝西開。維吾爾族的建筑物有其獨特風格。房屋方形,有較深的前廊;室內鑿壁龕,并飾以各種花紋圖案。

維吾爾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門忌朝西開。維吾爾族的建筑物有其獨特風格。房屋方形,有較深的前廊;室內鑿壁龕,并飾以各種花紋圖案。舊式房屋多系土木結構,窗子較小,房頂開一個窗,通風采光差;室內進門有一連灶土炕,用來做飯取暖。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住房質量逐漸提高,有的住進了樓房。即便是自建的平房,一般也比較寬敞明亮通風。廳室布置整潔樸雅,四壁呈白色泛藍,掛的壁毯,靠墻置床,被褥均展鋪于床罩或毛毯之下,床上只擺設一對鏤花方枕。室中央置長桌或圓桌,家具及陳設品多遮蓋有鉤花圖案的裝飾巾,門窗掛絲絨或綢類的落地式垂簾,并襯飾網(wǎng)眼針織品。地面多裝飾民族圖案。維吾爾族人喜歡在庭院中種植花卉、果樹和葡萄,整個環(huán)境顯得雅靜、清新。

維吾爾族的居室一般是土木結構平房。其建筑方式是以粗木或沙石作基,土塊砌墻,或笆子墻,房頂架梁棱、椽后鋪葦席加土抹泥。房屋平頂,開天窗采光,四壁不開窗只留門,房門忌朝西。現(xiàn)在,建筑式樣發(fā)生變化,多留壁窗,建材也多由土木結構,向磚、混凝土結構發(fā)展。室內布置過去較為簡單,一般多砌土炕,炕一側隔矮墻砌鍋臺,墻上留有壁翕,放置物品,喜掛壁毯。

冬季多燒爐子、火墻取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立柜、五斗櫥等家具和電視機、收錄機、洗衣機等家電產(chǎn)品也進入普通人家。室內布置由實用、美觀漸趨華麗。院內多植有葡萄和果樹花卉。房門口兩側砌土臺,上鋪氈毯,用以夏天乘涼、睡覺。

維族的傳統(tǒng)民居以土坯建筑為主,多為帶有地下室的單層或雙層拱式平頂,農(nóng)家還用土胚塊砌成晾制葡萄干的鏤空花墻的晾房。住宅一般分前后院,院內有用土塊砌成的拱式小梯通至屋頂,梯下可存物,空間很緊湊。

許多年過去,記載中的許多場景或許已經(jīng)難以重現(xiàn),但其中的一些特色卻完整保留了下來。例如在六星街,大多數(shù)維吾爾族民居依然保留著天窗和門廊。門廊有頂有柱,兩側還有類似漢族建筑中美人靠的長凳,供人們休憩和納涼。院門也多用雙扇,門面采用鑲邊、貼花、雕刻等手法組成各種圖案,做工尤為精致。

在建筑裝飾方面,由于石膏質地細膩、潔白,涂色和不涂色使用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維吾爾族常用它來裝飾民居。石膏花飾有用于墻頂邊緣、壁龕周邊的帶狀圖案,有用于壁面的大幅尖拱形圖案和用于頂柵的圓形、多角形圖案。圖案取材于牡丹、荷花、葵花、菊花、梅花、玫瑰等。石膏粉花飾中的植物紋與幾何紋結合自然,疏密有致。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