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建筑 白族的建筑墻有什么特別之處
2016-06-08 23:00:3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墻是房屋建筑的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白族建筑中,不同部位的墻有不同裝飾風格和名稱。
按方位分有房墻、風火墻、圍墻等幾種。房墻是支撐房頭
墻是房屋建筑的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白族建筑中,不同部位的墻有不同裝飾風格和名稱。
按方位分有房墻、風火墻、圍墻等幾種。房墻是支撐房頭的主體,由石腳、底層、樓層三部分組成,房墻有夯土墻、土壑墻和石頭墻之分。
大理地區(qū)的房墻從石腳以上至檐口全部用蒼山鵝卵石或蒼山片麻巖條石支砌,稱鵝卵石墻和條石墻;獨有其民族風格,民間將"鵝卵石砌墻不會倒”譽為大理三寶之一,此法始于南詔時期。
風火墻為白族民居所獨有,即位于房屋二層前分布在廈上的左右兩座裝飾墻,因形似馬頭,又稱馬頭墻。
風火墻頂部用瓦覆蓋,兩面出水,墻用石灰涂抹,上給各種花卉圖案。風火墻起裝飾美化房屋的作用,給人以多變靈活和形體和諧美的感覺。
圍墻是房屋的組成部分之一,視房屋而定,有一方墻、二方墻、三方墻等,起圍護和裝飾的作用。圍墻由石腳、墻體兩部分組成,頂部用瓦覆蓋,兩面出水。
墻體多用泥土夯筑或土坯(土壑)支砌,外用石灰襯,并進行裝飾。近年來,部分人家開始用磚塊和水泥預制件支砌圍墻,造型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