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傳統(tǒng)文化 > 正文

立夏為什么要稱體重 立夏秤人的由來

2016-06-04 11:31:3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今天(5月6日)是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夏”,預示著春天的離去和夏天的開始。但你知道嗎,古人在立夏時的傳統(tǒng)習俗竟然是稱體重!立夏稱體重

今天(5月6日)是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夏”,預示著春天的離去和夏天的開始。但你知道嗎,古人在立夏時的傳統(tǒng)習俗竟然是稱體重!立夏稱體重的習俗也叫“立夏秤人”,那么立夏為什么要稱體重呢 “立夏秤人”的由來是什么。

立夏為什么要稱體重

據(jù)說,立夏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人們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

立夏稱人

“立夏秤人”的由來

立夏稱體重的習俗也叫“立夏秤人”,是古人在立夏時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shù),秤懸梁上笑喧閨”。立夏之日的“稱人”習俗主要流行于我國南方,起源于三國時代。

相傳三國時劉阿斗是趙子龍在長坂坡從曹軍百萬大軍中救出來的,因阿斗母親已投井自殺,劉備把阿斗帶在身邊。后來周瑜施美人計,劉備遂娶吳王孫權(quán)的妹妹為繼室。劉備要出征,帶著阿斗很不方便,就把阿斗交給孫夫人撫養(yǎng),那時,孫夫人住在吳國,那里氣候溫和,物產(chǎn)豐富,讓孫夫人撫養(yǎng)阿斗,既平安又放心,于是,劉備準備了許多禮品,特地做了許多蒸餅,裝成20擔,層層相疊,中間用青菜葉子隔開,由趙子龍護送去吳國。

到吳國時正好是立夏節(jié)。孫夫人一見白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歡喜。但孫夫人也有顧慮,畢竟是晚娘,萬一有個差錯,不僅夫君面上不好交代,在朝廷內(nèi)外也會留下話柄。美麗聰明的孫夫人想了一個好辦法:今天正是立夏,用秤把阿斗在子龍面前稱一稱,到翌年立夏節(jié)再稱,就知道孩子養(yǎng)得好不好了。打定主意后,將小阿斗過秤。趙子龍覺得新鮮,也順口講了一句吉利話:“娘娘,孩子鉤住了,準平安,養(yǎng)得好?!?/p>

接著趙子龍高高興興地把禮物一一呈上。但20擔蒸餅,已壓得不成形了,怎么辦呢 趙子龍靈機一動,說:“主母娘娘,依我們的風俗,立夏家家都做塌餅送人,請主母娘娘收下?!睂O夫人高興地收下了這些塌餅,并立即分給宮女們吃,個個稱贊說好。

從此,每年立夏,孫夫人把小阿斗稱一稱,向劉備報平安,又仿制大量的燒餅分給宮女,因而在江南一帶就形成了立夏稱小孩的習俗。隨著明代洪武趕散,這一習俗在鹽城一帶流傳至今。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